直言正色

成语拼音

zhí yán zhèng sè

直言正色成语解释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典故出处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成语典故

直言正色,论不阿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成语造句

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始终认真负责,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都能直言正色地指出问题所在。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朝堂之上,权谋与智慧交织,忠诚与奸佞共存。 有一位名叫李忠的大臣,他为人刚正不阿,心怀天下。当时的朝廷,皇帝年轻,权力被一些心怀叵测的大臣所左右。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谄媚逢迎,蒙蔽圣听,使得朝政日益混乱。 李忠深知国家面临的危机,多次在朝堂上仗义执言。然而,他的直言往往触犯了那些权贵的利益,因此遭到了他们的忌恨和排挤。 一次,朝廷商议一项重大的决策,关乎民生与国家的安危。那些权贵们为了自身的私利,纷纷提出一些看似有利,实则危害极大的建议。李忠站了出来,他目光坚定,直言正色地说道:“诸位大人所提之策,看似可行,实则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国家之根本在于民生,若只为一时之利而不顾长远,必将导致民不聊生,国家危矣!” 他的话语如洪钟大吕,在朝堂上回响。那些权贵们脸色阴沉,对他恨之入骨。但李忠毫不畏惧,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据理力争。 然而,皇帝被权贵们的花言巧语所迷惑,没有采纳李忠的建议。最终,决策实施后,果然如李忠所言,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百姓怨声载道,国家陷入了困境。 李忠再次进谏,他言辞恳切,直言正色地指出皇帝的错误:“陛下,当初臣之所言,乃为国家长远之计。如今酿成大祸,望陛下能幡然醒悟,重新审视国策,以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皇帝终于被李忠的忠诚和坚定所打动,开始反思自己的决策,并逐渐疏远那些奸佞之臣。在李忠的努力下,朝廷的风气逐渐好转,国家也慢慢走上了正轨。 李忠的直言正色,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他以自己的勇气和忠诚,捍卫了真理和正义,为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希望。正如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李忠的直言,虽曾遭遇重重阻碍,但最终还是发挥了作用,成为了拯救国家的一股力量。

直言正色-成语图片

直言正色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