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

成语拼音

zhōu ér bù bǐ

周而不比成语解释

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典故出处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成语典故

那里肯周而不比。★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成语造句

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当做到以公正之心对待他人,不能拉帮结派,要努力达到周而不比的境界。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局势动荡。各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资源,时常发生战争和外交斗争。 在众多诸侯国中,有两个相邻的国家——卫国和郑国。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性格多疑,而郑国的国君郑庄公则精明强干。 卫国的大臣中有两位备受瞩目的人物,一位叫公孙黑,另一位叫公孙白。公孙黑善于迎合卫灵公的心思,常常阿谀奉承,以此获取卫灵公的宠信。而公孙白则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为国家的利益着想。 公孙黑凭借着卫灵公的信任,在朝中结党营私,拉拢了一批官员为自己所用。他的势力逐渐壮大,甚至开始干预卫国的朝政,使得卫国的政治日益腐败。 公孙白对公孙黑的行为深感忧虑,多次向卫灵公进谏,指出公孙黑的所作所为会给国家带来灾难。然而,卫灵公却被公孙黑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对公孙白的忠言置若罔闻。 有一次,卫国与郑国发生了边界争端。公孙黑主张采取强硬的手段,与郑国开战,以扩大卫国的领土。而公孙白则认为,战争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灾难,应该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争端。 卫灵公最终采纳了公孙黑的建议,发动了对郑国的战争。结果,卫国军队在战场上遭遇了惨败,损失惨重。百姓们怨声载道,对卫灵公和公孙黑的决策深感不满。 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孙白挺身而出,积极组织国内的力量,安抚百姓,恢复生产。他还亲自前往郑国,与郑庄公进行谈判,最终达成了和平协议,为卫国争取到了喘息的机会。 经过这次事件,卫灵公终于认识到了公孙白的忠诚和才能,也明白了公孙黑的奸诈和自私。他开始疏远公孙黑,重用公孙白。 公孙白在处理与其他大臣的关系时,始终秉持着“周而不比”的原则。他尊重每一位大臣,与他们坦诚相待,但从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在他的努力下,卫国的政治逐渐清明,国家也逐渐走向了繁荣昌盛。 “周而不比”,强调的是与人相处时,能够周全、公正地对待他人,而不是为了私利勾结在一起。公孙白正是以这样的品德和智慧,赢得了卫灵公的信任和百姓的爱戴,成为了卫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周而不比-成语图片

周而不比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