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尽杀绝
成语拼音
- zhū jìn shā jué
诛尽杀绝成语解释
- 诛;斩。杀得一个不留。
典故出处
-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将俺老相国伍奢父子,满门家属,诛尽杀绝。”
成语典故
- 贵府退贼之功,兄弟亦早有所闻。但弟只怕不能诛尽杀绝,将来一发而不可收拾。★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成语造句
- 敌人对待革命志士极其残忍,妄图将他们诛尽杀绝,可正义的力量是无法被彻底消灭的。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某个王朝,天下初定,新帝登基。然而,朝堂之上却暗潮涌动。
有一位权倾朝野的大臣,名叫李林甫。他心怀叵测,妄图掌控整个朝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择手段地排除异己。
起初,一些正直的大臣对李林甫的所作所为提出了批评和反对。但李林甫却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决心将这些反对他的人诛尽杀绝。
他利用自己的权势,捏造罪名,诬陷那些忠臣良将。不少清正廉洁的官员因此被投入大牢,遭受严刑拷打。有些官员不堪折磨,屈打成招,最终含冤而死;有些则坚决不认罪,却被李林甫暗中下令处死。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大臣们噤若寒蝉,不敢再轻易发表真实的意见。因为他们深知,一旦触怒了李林甫,便会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在历史的长河中,类似这样的权臣弄权、诛杀异己的事例并不少见。比如秦朝的赵高,他通过阴谋手段陷害忠良,致使秦朝的政治愈发黑暗。
而李林甫的这种倒行逆施,最终也为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由于朝堂之上缺乏真正有才能和正直的大臣,国家的治理陷入混乱,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社会动荡不安。
正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李林甫的罪行终究被揭露。新帝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将他绳之以法,为那些被他无辜迫害致死的大臣们平反昭雪。然而,那些逝去的生命却再也无法挽回,这个王朝也因为这段黑暗的历史而元气大伤,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恢复和重建。
这个故事警示后人,权力应当被用于造福民众,而非用于诛杀无辜、满足私欲。否则,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和惩罚。
诛尽杀绝-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