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榻之侧,岂容酣睡
成语拼音
- wò tà zhī cè,qǐ róng hān shuì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成语解释
- 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典故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6回:“你可知宋太祖说的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成语典故
-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了荆南、湖南、后蜀等国。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成语造句
- 他深知自己的领域不容他人觊觎,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酣睡,所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成语故事
- 在五代十国时期,天下纷争不断,局势动荡不安。南唐,一个在江南地区建立的政权,曾经也有过一段相对繁荣的时期。
当时的南唐后主李煜,虽然文采出众,擅长诗词,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北方的宋朝,在宋太祖赵匡胤的领导下,势力日益强大,不断向外扩张。
赵匡胤一直对南唐虎视眈眈,欲将其纳入宋朝的版图之中。他深知,南唐虽然看似繁荣,但军事力量相对薄弱。而他自己的宋朝军队则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一天,赵匡胤在朝堂之上与群臣商议攻打南唐之事。他目光坚定地说道:“南唐占据江南之地,与我大宋相邻。吾等岂能容忍他人在卧榻之侧安然酣睡?”群臣纷纷附和,认为此时正是攻打南唐的绝佳时机。
于是,赵匡胤果断下令,派遣大军南下,对南唐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南唐的军队在宋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许多城池相继沦陷。
李煜得知宋军来袭,大惊失色,连忙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然而,南唐的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主张求和,有的主张抵抗。李煜犹豫不决,始终未能做出果断的决策。
在宋军的步步紧逼下,南唐的局势越来越危急。最终,李煜无奈之下,只得派遣使者前往宋朝求和。使者向赵匡胤转达了李煜愿意称臣纳贡的意愿,但赵匡胤却不为所动,他坚决地说道:“吾意已决,南唐必须归降我大宋,否则定不轻饶。”
南唐求和无望,李煜只得拼死抵抗。然而,实力的悬殊最终还是让南唐走向了灭亡。宋军攻破了南唐的都城,李煜被迫投降。
至此,宋朝成功地将南唐纳入了自己的版图,实现了对江南地区的统一。而“卧榻之侧,岂容酣睡”这句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用来形容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他人侵犯。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赵匡胤的雄心壮志,也成为了后世人们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常用的一句名言。
卧榻之侧,岂容酣睡-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