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较

成语拼音

zī zhū bì jiào

锱铢必较成语解释

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典故出处

《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成语典故

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

成语造句

他对待金钱的态度让人难以接受,哪怕是极小的花费也会反复算计,真是锱铢必较。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商业之都长安,有一位名叫李富的商人。李富出身贫寒,自幼便深知生活的艰辛,因而在成年后立志通过经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李富最初只是在街头摆个小摊,贩卖一些小物件。他起早贪黑,辛勤劳作,凭借着自己的诚信和努力,生意逐渐有了起色。随着财富的积累,他租下了一间小店面,开始经营更大规模的生意。 然而,随着生意的扩大,李富的心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他变得对每一笔交易的利润都极其计较,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差额,也绝不放过。 有一次,李富与一位外地的商人合作一笔丝绸生意。在交易过程中,因为丝绸的质量稍有瑕疵,双方在价格上产生了分歧。原本这点瑕疵对于整体的价值影响甚微,但李富却坚决不肯让步,非要按照自己计算的价格成交。外地商人无奈,为了不耽误行程,只好做出了妥协。 又有一回,李富的店里来了一位老顾客。这位老顾客一直以来都很照顾李富的生意,这次购买了一批货物后,在结账时希望李富能抹去零头。可李富却板着脸,分毫不让,还振振有词地说:“生意归生意,哪怕是一文钱,也不能少。”老顾客感到十分心寒,从此不再光顾他的店。 李富的这种锱铢必较的作风,在商界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和顾客都对他敬而远之,他的生意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曾经门庭若市的店铺,如今变得冷冷清清。 此时的李富才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想起了古代那些成功的商人,如陶朱公范蠡,他经商有道,注重诚信和长远的合作,而不是像自己这般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 李富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锱铢必较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小利益,但却失去了更重要的东西——合作伙伴的信任和顾客的支持。他决心改变自己,重新树立起诚信和宽厚的经商形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富慢慢地挽回了一些声誉,生意也逐渐有了好转。他深刻地明白了,在经商乃至人生的道路上,不能过于锱铢必较,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锱铢必较-成语图片

锱铢必较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