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亢不卑
成语拼音
- bù kàng bù bēi
不亢不卑成语解释
-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典故出处
- 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成语典故
- 春秋末年齐国宰相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百般刁难他,先是让他从小门进城,然后说他是矮子,用最差的饭菜招待他,最后用两个齐国囚犯来羞辱他,均被他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及高超的外交才能所折服,结果楚王自取其辱。
成语造句
- 他在面对权贵时始终保持着一种态度,不亢不卑,令人敬佩。
成语故事
-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为安国。安国的使者张谦被派往邻国进行外交事务。
当张谦来到邻国时,他发现这个国家的君王自视甚高,对待其他国家的使者常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但张谦并没有因此而畏惧或谄媚,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风度。
在与邻国君王的会面中,张谦不卑不亢地阐述着安国的立场和观点。他既没有过分谦卑地迎合对方,也没有傲慢无礼地冲撞对方。面对邻国君王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张谦据理力争,用智慧和言辞维护着安国的利益。
有一次,邻国君王故意刁难张谦,提出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想看他出丑。然而,张谦并没有慌乱,他冷静地思考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不仅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还让邻国君王对他刮目相看。
在整个外交过程中,张谦的表现赢得了安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不亢不卑。他不因为对方的强大而自卑怯懦,也不因为自己国家的实力而骄傲自大。他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正如《礼记》中所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张谦正是这样一位君子,他的不亢不卑为安国赢得了尊重,也为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不衰,成为了后世之人学习的榜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像张谦这样不亢不卑的人物还有很多,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展现了高尚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要保持内心的从容和坚定,不被外界的压力所左右,以不亢不卑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不亢不卑-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