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榻留宾

成语拼音

xuán tà liú bīn

悬榻留宾成语解释

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典故出处

《后汉书·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成语典故

东汉时期,陈蕃担任豫章太守,他不喜欢留造访的客人过夜,唯独对名士徐稚除外。他的公馆内特为徐稚设了一张床,徐稚来时放下就可以用,走后就将床吊起来,可见他们的友谊有多深。

成语造句

有一位好客的主人,总是对来访的客人悬榻留宾,让人感受到无尽的热情与尊重。

成语故事

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地方叫做陈留。陈留郡有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名士,他叫做陈蕃。 陈蕃性格豪爽,为人正直,他十分喜爱结交天下的贤士豪杰。他的家中专门设有一张特别的榻,平时是悬挂起来的。这张榻可不是普通的榻,它是陈蕃为了那些特别尊贵的宾客而准备的。 有一次,一位名叫徐稚的贤士前来拜访陈蕃。徐稚才华出众,品行高洁,陈蕃对他早有耳闻,心中十分敬重。当陈蕃得知徐稚到来时,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务,亲自出门迎接,并将那悬挂着的榻放了下来,让徐稚居住。 在徐稚逗留的期间,陈蕃与他畅谈天下大事,交流学问和见解。两人相谈甚欢,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徐稚离开后,陈蕃又将榻重新悬挂起来。 后来,又有其他的贤士来访,只要是陈蕃认为值得尊敬的,他都会像对待徐稚一样,将榻放下,热情地款待他们。渐渐地,“悬榻留宾”这个典故就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赞美主人热情好客、尊重贤才的象征。 正如《后汉书·徐稚传》中所记载的:“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陈蕃这种对贤士的尊重和热情,体现了他对人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在那个时代,人们非常崇尚这种结交贤士、尊重人才的风气。许多有识之士都希望能够得到像陈蕃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接纳。而陈蕃的“悬榻留宾”之举,也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使他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声望。 “悬榻留宾”这个成语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主人热情好客的故事,更是一个反映当时社会对人才重视的生动写照。它提醒着我们,在任何时代,都应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结交那些有才华、有品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悬榻留宾-成语图片

悬榻留宾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