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榻留賓

成語拼音

xuán tà liú bīn

懸榻留賓成語解釋

榻:狹長而矮的牀,特指待客留宿的牀。把平日懸起的牀放下來,留客人住下。比喻對客人以禮相待,格外尊敬。

典故出處

《後漢書·徐稚傳》:“在郡不接賓客,惟稚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

成語典故

東漢時期,陳蕃擔任豫章太守,他不喜歡留造訪的客人過夜,唯獨對名士徐稚除外。他的公館內特爲徐稚設了一張牀,徐稚來時放下就可以用,走後就將牀吊起來,可見他們的友誼有多深。

成語造句

有一位好客的主人,總是對來訪的客人懸榻留賓,讓人感受到無盡的熱情與尊重。

成語故事

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地方叫做陳留。陳留郡有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名士,他叫做陳蕃。 陳蕃性格豪爽,爲人正直,他十分喜愛結交天下的賢士豪傑。他的家中專門設有一張特別的榻,平時是懸掛起來的。這張榻可不是普通的榻,它是陳蕃爲了那些特別尊貴的賓客而準備的。 有一次,一位名叫徐稚的賢士前來拜訪陳蕃。徐稚才華出衆,品行高潔,陳蕃對他早有耳聞,心中十分敬重。當陳蕃得知徐稚到來時,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務,親自出門迎接,並將那懸掛着的榻放了下來,讓徐稚居住。 在徐稚逗留的期間,陳蕃與他暢談天下大事,交流學問和見解。兩人相談甚歡,都從對方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徐稚離開後,陳蕃又將榻重新懸掛起來。 後來,又有其他的賢士來訪,只要是陳蕃認爲值得尊敬的,他都會像對待徐稚一樣,將榻放下,熱情地款待他們。漸漸地,“懸榻留賓”這個典故就流傳開來,成爲了人們讚美主人熱情好客、尊重賢才的象徵。 正如《後漢書·徐稚傳》中所記載的:“蕃在郡不接賓客,唯稚來特設一榻,去則懸之。”陳蕃這種對賢士的尊重和熱情,體現了他對人才的珍視和對知識的追求。 在那個時代,人們非常崇尚這種結交賢士、尊重人才的風氣。許多有識之士都希望能夠得到像陳蕃這樣的名士的賞識和接納。而陳蕃的“懸榻留賓”之舉,也爲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尊重,使他在當時的社會中具有很高的聲望。 “懸榻留賓”這個成語故事,不僅僅是一個關於主人熱情好客的故事,更是一個反映當時社會對人才重視的生動寫照。它提醒着我們,在任何時代,都應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去接納和結交那些有才華、有品德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

懸榻留賓-成語圖片

懸榻留賓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