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

成语拼音

yī mù shí háng

一目十行成语解释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典故出处

《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成语典故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读书的速度相当快,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11岁时就博览群书,写诗赋文章得心应手。因此被任命为宣惠将军,丹阳尹。

成语造句

他阅读能力超强,看书的时候简直可以做到一目十行。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年轻的书生名叫张华。张华自幼聪慧过人,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 张华家境贫寒,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得以进入当地的学府学习。在学府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其他学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理解和记住的书籍内容,张华却能够快速地浏览一遍后就掌握个大概。 有一次,学府的老师拿出了一部极为深奥的经典著作,让学子们研读。其他同学都逐字逐句地慢慢阅读,还时不时地停下来思考和做笔记。然而张华却与众不同,他拿起书本,以极快的速度翻阅起来,一行接着一行,目光迅速地移动着。同学们都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诧异,觉得他这样怎么可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 但当老师开始提问时,张华却能够对书中的要点和精髓侃侃而谈,回答得头头是道,甚至还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这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大为震惊,他们这才意识到张华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华凭借着他一目十行的本领,广泛涉猎了各种书籍,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天文地理,他都能快速地吸收知识。他的才学日益渊博,名声也渐渐传开。 后来,张华有机会进入了朝廷为官。在处理政务时,他能够迅速地浏览大量的文书和奏章,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为朝廷出谋划策,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他的才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官职也不断晋升。 张华的故事被人们传颂开来,人们用“一目十行”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阅读速度极快且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内容的人。就如同张华一样,虽然他阅读的速度惊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只是走马观花,而是凭借着他的聪慧和勤奋,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取出关键信息,并加以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知识和能力的道路上,要善于发掘和培养自己的独特优势,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沉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一目十行-成语图片

一目十行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