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善如流
成语拼音
- cóng shàn rúliú
从善如流成语解释
-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典故出处
- 《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成语典故
-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晋将赵同等人主张乘机攻占楚国的蔡地。他们催请栾书元帅下令行动,但“中军佐”知庄子不让栾书元帅发兵,说:“楚军已撤,郑国转危为安,我们就不该进攻楚国。”栾书元帅觉得有理,毅然命令大军撤回晋国。 对此,《左传》称赞栾书的举动是“从善如流宜哉”!。
成语造句
- 他能够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在决策时总是能做到从善如流,因此他的事业发展得非常顺利。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楚国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楚国有一位令尹叫子文,他以公正无私、善于治理国家而闻名。
子文有一个侄子叫子玉,子玉很有才能,但也有一些缺点。有一次,子文推荐子玉担任重要的军事将领,去攻打陈国。很多大臣对此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子玉虽然有才能,但性格过于刚愎自用,可能会导致失败。
然而,子文却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子玉能够胜任。结果,子玉在攻打陈国的战役中果然遭遇了挫折,楚国军队损失惨重。
面对这样的结果,子文并没有固执己见,而是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他意识到自己过于看重子玉的才能,而忽略了他性格上的缺陷。于是,子文主动向楚成王请罪,承认自己的失误。
楚成王看到子文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错误,并且勇于改正,非常欣慰。他没有过分责备子文,而是鼓励他继续为国家效力。
子文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决策中更加谨慎,也更加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他明白,一个人的智慧和见识是有限的,只有广泛听取各种不同的建议,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从那以后,子文在处理国家事务时,总是能够虚心地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他不再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策略。他的这种从善如流的态度,使得楚国的政治更加清明,国家也更加繁荣昌盛。
在历史上,像子文这样能够从善如流的人还有很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一位善于纳谏的皇帝。他广开言路,虚心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从善如流这个成语,就是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不要固执己见。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听取他人的看法,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正如古人所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当我们能够坦然地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并从中汲取有益的部分,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走向成功的道路。
从善如流-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