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借无还

成语拼音

yǒu jiè wú huán

有借无还成语解释

指借别人东西耍赖不归还。

典故出处

梁实秋《书》:“大概都是有感于书之有借无还。”

成语典故

东汉末年赤壁大战后,曹操败弃荆州、南郡、襄阳三城,刘备趁机派兵独占这三座城池,周瑜回师后大怒,派鲁肃去责问诸葛亮。诸葛亮说他是代荆州原主人刘琦管理。刘琦死后,鲁肃去讨还荆州,诸葛亮说待打下西川后再还,鲁肃无奈而返。

成语造句

他向别人借东西总是有借无还,时间久了大家都不愿意再借给他了。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张三的人。张三家境贫寒,但他却有着一颗贪婪的心。 有一次,张三的邻居李四家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急需一笔钱来渡过难关。李四便向张三借了一些钱财,并承诺会尽快归还。张三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在李四的苦苦哀求下还是答应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四努力工作,终于凑够了钱准备还给张三。然而,当李四拿着钱去找张三时,张三却开始耍赖了。他故意装作不记得借钱这回事,还矢口否认李四曾经找他借过钱。李四十分气愤,与张三理论,但张三却蛮不讲理,就是不肯承认。 李四无奈之下,只好寻求村里长辈的帮助。长辈们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纷纷指责张三的行为。他们引用历史上的一些典故来劝说张三,比如《左传》中记载的“宋宣公舍子与夷而立弟穆公,穆公卒,殇公即位,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这个故事说明人应该重信守义。 可是张三根本不为所动,依旧坚持自己没有借过钱。从此,张三的名声在村里变得极差,大家都对他避而远之。而李四因为遭受了这样的不公,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有借有还。不能像张三这样,为了一时的私利而违背承诺,最终只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事例都证明了诚信的重要性。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社会中立足。而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虽然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好处,但最终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我们应当以张三为戒,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有借无还-成语图片

有借无还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