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拼音
-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有眼不识泰山成语解释
- 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典故出处
-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成语典故
- 宋朝时期,东京禁军拳棒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曾经棒打小流氓高俅。10年后高俅官至殿帅府太尉,直接管辖王进。高俅为报一棒之仇把王进抓来打一顿。王进连夜携全家逃到史家庄,史进有眼不识泰山,还是史父识英雄,让史进拜王进为师。
成语造句
- 他居然对那位大师如此不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完全不知道人家在业内的崇高地位。
成语故事
-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他名叫鲁班。鲁班以其精湛的木工手艺闻名遐迩,许多人都对他敬佩不已。
有一次,鲁班带着他的徒弟们前往泰山游玩。在登山的过程中,鲁班看到路边有一棵奇形怪状的大树,他觉得这棵树的形状很适合用来制作一种新的工具。于是,鲁班便让徒弟们把这棵树砍下来带回作坊。
当他们把树运回去后,鲁班开始精心地设计和制作工具。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新来的徒弟却对鲁班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这个徒弟认为鲁班选择的木材并不合适,而且他觉得鲁班的设计也存在一些问题。但鲁班并没有听取这个徒弟的意见,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鲁班终于完成了工具的制作。然而,当他试用这个工具时,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不如之前的一些工具好用。鲁班感到非常困惑和沮丧,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
就在这时,那个曾经提出质疑的徒弟再次站了出来。他仔细地分析了工具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鲁班听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确实犯了一些错误。于是,鲁班按照徒弟的建议对工具进行了修改,最终成功地制作出了一件非常出色的工具。
鲁班对这个徒弟的才华和智慧深感钦佩,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因为轻视这个徒弟而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鲁班感慨地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差点因为自己的傲慢而错过了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才。”从此,鲁班更加注重听取徒弟们的意见,他的手艺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而“有眼不识泰山”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自己见识短浅,却不认识有才能或有地位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轻视他人,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才能,这样才能不断地学习和进步。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他人,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高。
有眼不识泰山-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