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及私
成语拼音
- yán bù jí sī
言不及私成语解释
- 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
典故出处
- 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成语典故
- 公元371年,大臣王坦之极力劝谏简文帝不要让位给大司马桓温。简文帝死后,桓温辅佐幼主登基,桓温去世后,由王坦之与谢安共辅幼主。王坦之多次上书谏幼主要“尊尊亲亲,信纳大臣。”他自己言不及私,只是忧国忧民。
成语造句
- 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与同事相处时也言不及私,一心为公。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勉的官员。
李勉自幼聪慧好学,心怀大志,通过自己的努力步入仕途。他为官清正廉洁,一心为公,深受百姓爱戴。
有一次,李勉负责处理一件涉及到权贵的案件。那权贵想尽办法想要贿赂他,让他网开一面,但李勉丝毫不为所动,坚决依法办事。权贵见贿赂不成,便开始威胁他,然而李勉毫不畏惧,直言道:“我身为朝廷官员,自当秉持公正,岂会因个人私利而枉法?”最终,他公正地处理了此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百姓的利益。
还有一回,李勉所在的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他心急如焚,积极组织救灾工作,日夜操劳,全然不顾自己的疲惫和安危。他的下属们看到他如此辛苦,都劝他也为自己考虑考虑,稍微休息一下。但李勉却说:“百姓正在受苦,我怎能顾及自己的安逸?我必须全力以赴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在他的努力下,旱灾的影响逐渐减轻,百姓们对他感激涕零。
李勉在官场多年,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私利所动摇。他的正直和无私在朝廷内外都有口皆碑。许多官员都以他为榜样,努力效仿他的品行。就连史书上也对他的事迹多有记载,称赞他是一位真正的贤臣。
李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言不及私,他一心为了国家和百姓,将个人的利益抛诸脑后。他的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了后世人们敬仰和学习的楷模。正是因为有了像李勉这样的官员,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他们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历史的长河,让我们明白,在面对公私抉择时,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公义,为了更伟大的目标和更广泛的福祉而努力奋斗。这种言不及私的高尚品质,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言不及私-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