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山观虎斗

成语拼音

zuò shān guān hǔ dòu

坐山观虎斗成语解释

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再从中捞取好处。

典故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韩国和魏国打了一年多还不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楚国使者陈轸给秦惠王讲卞庄子利用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得到它们两败俱伤时一举打死两只老虎,劝秦惠王采取坐山观虎斗的计策,等待时机再消灭这两国。

成语造句

森林中两只凶猛的野兽发生了争斗,而一旁的猴子却选择坐山观虎斗,并不打算参与其中。

成语故事

在遥远的战国时期,有三个强大的诸侯国——魏国、赵国和韩国。这三国之间时常因为领土、资源等问题而产生纷争和摩擦。 有一次,魏国和赵国因为边境问题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双方都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准备展开一场大战。韩国在一旁密切地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韩国的国君韩襄王心中有着自己的盘算。他深知魏国和赵国的实力都不容小觑,如果双方拼个你死我活,必然会两败俱伤。而韩国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于是,韩国选择了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魏国和赵国的战争打得异常激烈,双方互有胜负,战场上血流成河,士兵伤亡惨重。 在这个过程中,韩国的大臣们纷纷向韩襄王进言,建议他适时出手,参与到这场争斗中去。然而,韩襄王却不为所动,他坚信等待是最好的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和赵国的战争逐渐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都疲惫不堪,国力也受到了极大的消耗。此时,韩襄王认为时机已到,他果断地派出军队,迅速出击。 由于魏国和赵国都已元气大伤,韩国军队在战场上势如破竹,轻易地取得了许多胜利,占领了大片土地。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坐山观虎斗”这一成语的含义。它源自《战国策·秦策二》,其中记载:“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在现实生活中,“坐山观虎斗”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复杂的局面和激烈的竞争时,有时候保持冷静和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出手,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而盲目地参与其中,可能会使自己陷入困境,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只是一味地旁观,而要善于把握时机,灵活运用策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故事,依然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智慧和经验,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坐山观虎斗-成语图片

坐山观虎斗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