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四方

成语拼音

zhì zài sì fāng

志在四方成语解释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典故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到齐国,齐桓公把齐姜嫁给重耳。重耳在齐国生活7年,日子过得很逍遥,他的属下十分着急,商量要他回国争王位。齐姜也认为男子汉要志在四方成就大业,就与重耳的部下用计送出齐国。

成语造句

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渴望长大后能够志在四方,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张骞。他生活在一个不算富裕但充满温暖的家庭里。 张骞自幼聪慧,心中满怀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当时的汉朝,虽然国力强盛,但与西域等地的联系还比较有限。张骞渴望能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去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去为国家和人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骞的这种想法愈发强烈。他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终于有一天,朝廷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经过层层选拔,张骞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脱颖而出,肩负起了出使西域的重任。他带着一支队伍,踏上了充满未知和挑战的旅程。 一路上,他们遭遇了无数的艰难险阻。恶劣的天气、崎岖的道路、凶猛的野兽,还有那些对他们充满敌意的部落。但张骞始终没有放弃,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完成使命,为国家开辟新的道路。 他们穿越茫茫沙漠,翻过险峻高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西域各国。张骞以他的真诚和智慧,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为汉朝和西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漫长的出使过程中,张骞虽然饱尝艰辛,但他的见识和阅历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他看到了许多自己从未见过的景象,了解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多年后,张骞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汉朝。他的经历和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和尊敬。而他自己,也因为这段非凡的经历,实现了自己志在四方的理想。 张骞的故事被人们传颂不衰,他成为了无数年轻人心中的榜样。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志在四方,那就是要有远大的抱负,敢于走出舒适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就如同《论语·里仁》中所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张骞无论在何种艰难的情况下,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不断努力前行,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广阔天空。

志在四方-成语图片

志在四方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