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还合浦
成语拼音
- zhū huán hé pǔ
珠还合浦成语解释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典故出处
-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成语典故
- 我国广西合浦县,东汉时设置为合浦郡,和交趾郡比邻而居。合浦土质不好,一般的农作物都不能在那里生长,粮食产量极低。但是由于合浦地邻海岸,海滨生长着很多优质的珍珠贝母。当地百姓定期到海中捕贝取珠,然后积攒出卖,并以此为生。由于合浦郡的珍珠个儿大色白,晶莹剔透,所以交趾郡的商贩常来收购,有许多商人运来大批的粮食和布匹,直接交换珍珠,因此合浦的百姓一直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合浦珍珠的名气也越传越大,人们交口赞誉,把它称为“合浦珠”。 后来,合浦郡的太守起了贪心,想借合浦珠捞一笔横财。他专门派了一大批人去海滨不分日夜地大量捕捞珠贝。合浦郡的百姓见太守这样干,也纷纷效仿。结果,海里的珠贝几乎被采尽捕绝,剩下的珠贝都迁移到交趾郡的海域去了。这一下合浦郡的百姓可苦了,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珠贝,也就断绝了生活的来源,一下子陷入了困苦的境地。 朝廷知道这件事情后,就派孟尝去作合浦的太守,治理此地。(孟尝,字伯周,东汉时会稽上虞人。)孟尝到任后,很快就查明了合浦珠贝迁走的原因,于是着手治理。孟尝采取的办法就是恢复珠贝的良好生活环境。他制定法令,严禁不法捕捞行为,规定了捕捞的时间,以及捕捞珠贝的大小。很快,珠贝的生存环境就变好了,渐渐大批珠贝又迁回了老家,并且大量繁殖。不到一年时间,合浦郡的珍珠产量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老百姓采珠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有些转行了的也都恢复本行,市场活跃起来,百姓的生活也由此安定下来。他们欢天喜地,把太守奉为神明,纷纷到太守衙门门前磕头拜谢,认为是他感动了上天,用神力召回了合浦珠。
成语造句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那批流失的文物终于珠还合浦,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成语故事
- 在汉朝时期,合浦郡是一个以采珠业闻名的地方。那里海产丰富,尤其盛产美丽而珍贵的珍珠。
合浦郡的百姓大多以采珠为生,靠着出售珍珠,他们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然而,一段时间里,合浦郡来了一位贪婪的太守。这位太守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他纵容手下的官吏对采珠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为了获取更多的珍珠,他们不顾珠蚌的生长规律,拼命地过度开采。
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很快就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珠蚌大量减少,珍珠的产量急剧下降,许多采珠人失去了生计,生活陷入了困境。曾经繁华热闹的合浦郡变得一片萧条。
百姓们怨声载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直到后来,孟尝被任命为新的合浦太守。孟尝到任后,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情况,他对前任太守的所作所为深感痛心和愤慨。他决心改变这种状况,让合浦郡重新恢复生机。
孟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严厉打击那些贪婪的官吏,禁止过度采珠,保护珠蚌的生长环境。同时,他积极鼓励百姓发展其他产业,以减轻对采珠业的依赖。
在孟尝的努力下,合浦郡的情况逐渐好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珠蚌又开始大量繁殖,珍珠的产量也慢慢恢复。百姓们又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合浦郡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人们为了感谢孟尝的功绩,将他的事迹传颂开来。就如同那离开合浦的珍珠又重新回到了这里,人们用“珠还合浦”这个成语来形容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也以此来纪念孟尝为合浦郡所做出的贡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繁荣。正如《史记》中所说:“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我们应当从珠还合浦的故事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让我们的社会能够长久地繁荣昌盛。
珠还合浦-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