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還合浦
成語拼音
- zhū huán hé pǔ
珠還合浦成語解釋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典故出處
-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嚐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成語典故
- 我國廣西合浦縣,東漢時設置爲合浦郡,和交趾郡比鄰而居。合浦土質不好,一般的農作物都不能在那裏生長,糧食產量極低。但是由於合浦地鄰海岸,海濱生長着很多優質的珍珠貝母。當地百姓定期到海中捕貝取珠,然後積攢出賣,並以此爲生。由於合浦郡的珍珠個兒大色白,晶瑩剔透,所以交趾郡的商販常來收購,有許多商人運來大批的糧食和布匹,直接交換珍珠,因此合浦的百姓一直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合浦珍珠的名氣也越傳越大,人們交口讚譽,把它稱爲“合浦珠”。 後來,合浦郡的太守起了貪心,想借合浦珠撈一筆橫財。他專門派了一大批人去海濱不分日夜地大量捕撈珠貝。合浦郡的百姓見太守這樣幹,也紛紛效仿。結果,海里的珠貝幾乎被採盡捕絕,剩下的珠貝都遷移到交趾郡的海域去了。這一下合浦郡的百姓可苦了,他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珠貝,也就斷絕了生活的來源,一下子陷入了困苦的境地。 朝廷知道這件事情後,就派孟嘗去作合浦的太守,治理此地。(孟嘗,字伯周,東漢時會稽上虞人。)孟嚐到任後,很快就查明瞭合浦珠貝遷走的原因,於是着手治理。孟嘗採取的辦法就是恢復珠貝的良好生活環境。他制定法令,嚴禁不法捕撈行爲,規定了捕撈的時間,以及捕撈珠貝的大小。很快,珠貝的生存環境就變好了,漸漸大批珠貝又遷回了老家,並且大量繁殖。不到一年時間,合浦郡的珍珠產量又恢復到原來的樣子。老百姓採珠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了,有些轉行了的也都恢復本行,市場活躍起來,百姓的生活也由此安定下來。他們歡天喜地,把太守奉爲神明,紛紛到太守衙門門前磕頭拜謝,認爲是他感動了上天,用神力召回了合浦珠。
成語造句
-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那批流失的文物終於珠還合浦,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成語故事
- 在漢朝時期,合浦郡是一個以採珠業聞名的地方。那裏海產豐富,尤其盛產美麗而珍貴的珍珠。
合浦郡的百姓大多以採珠爲生,靠着出售珍珠,他們過上了較爲富足的生活。然而,一段時間裏,合浦郡來了一位貪婪的太守。這位太守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他縱容手下的官吏對採珠人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榨。爲了獲取更多的珍珠,他們不顧珠蚌的生長規律,拼命地過度開採。
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很快就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珠蚌大量減少,珍珠的產量急劇下降,許多采珠人失去了生計,生活陷入了困境。曾經繁華熱鬧的合浦郡變得一片蕭條。
百姓們怨聲載道,日子過得苦不堪言。直到後來,孟嘗被任命爲新的合浦太守。孟嚐到任後,深入瞭解了當地的情況,他對前任太守的所作所爲深感痛心和憤慨。他決心改變這種狀況,讓合浦郡重新恢復生機。
孟嘗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嚴厲打擊那些貪婪的官吏,禁止過度採珠,保護珠蚌的生長環境。同時,他積極鼓勵百姓發展其他產業,以減輕對採珠業的依賴。
在孟嘗的努力下,合浦郡的情況逐漸好轉。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珠蚌又開始大量繁殖,珍珠的產量也慢慢恢復。百姓們又重新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合浦郡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
人們爲了感謝孟嘗的功績,將他的事蹟傳頌開來。就如同那離開合浦的珍珠又重新回到了這裏,人們用“珠還合浦”這個成語來形容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也以此來紀念孟嘗爲合浦郡所做出的貢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發展,只有合理地利用資源,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繁榮。正如《史記》中所說:“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我們應當從珠還合浦的故事中汲取教訓,以史爲鑑,在追求發展的過程中,注重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讓我們的社會能夠長久地繁榮昌盛。
珠還合浦-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