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予马首
成语拼音
- zhān yú mǎ shǒu
瞻予马首成语解释
- 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
典故出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成语典故
- 春秋时期,秦景公一举打败第二代霸主晋文公的后代晋悼公。晋国为了复仇就联合齐鲁卫郑曹等12国组成伐秦联军。联军一举进攻到秦国的咸阳北,遭到秦军的顽强抵抗,晋军统帅栾偃要求联军看他的马头指向行动,由于各有私心而败北。
成语造句
- 大家都不要轻举妄动,先看他怎么做,都听他的指挥,瞻予马首即可。
成语故事
- 《赵燕合纵》
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复杂多变。赵国和燕国作为相邻的两个国家,时常面临着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威胁和挑战。
当时,赵国的实力较为强大,而燕国则相对较弱。赵国的国君希望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于是便打起了燕国的主意。然而,燕国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他们积极寻求着应对之策。
燕国的一位大臣深知赵国的野心,他明白单凭燕国的力量难以抵御赵国的进攻。于是,他向燕国国君建议,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对抗赵国。燕国国君听取了他的建议,开始积极与其他诸侯国进行接触和协商。
在这个过程中,齐国表示愿意与燕国合作。齐国的国君派出使者与燕国进行谈判,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然而,要真正实现联合,还需要其他诸侯国的参与和支持。
此时,魏国也察觉到了赵国的威胁,他们也希望能够找到对抗赵国的办法。当燕国的使者来到魏国时,魏国国君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加入这个联盟。
随着齐国和魏国的加入,燕国的信心大增。他们开始积极筹备联合军队,准备与赵国一决高下。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其他一些诸侯国却犹豫不决,他们担心参与这场战争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就在众人犹豫不决之时,燕国的那位大臣站了出来。他慷慨激昂地说道:“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赵国。如果大家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那么我们最终都将沦为赵国的附庸。我们应该以燕国为首,齐心协力,共同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他的这番话打动了许多人,那些原本犹豫不决的诸侯国也纷纷表示愿意跟随燕国的步伐。于是,在燕国的带领下,各国联军迅速组建起来。
当赵国得知燕国联合了其他诸侯国组成联军时,他们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赵国国君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经不再是他可以轻易取胜的了。最终,在各国联军的强大压力下,赵国不得不放弃了对燕国的进攻计划。
燕国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智慧,成功地联合了其他诸侯国,抵御了赵国的威胁。而“瞻予马首”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听从某人指挥或追随某人行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要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就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瞻予马首-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