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坐待毙
成语拼音
- ān zuò dài bì
安坐待毙成语解释
- 坐着等死。指不积极想办法,坐等灭亡。
典故出处
- 明·李贽《焚书·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如果不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只一味地消极等待,那无异于安坐待毙。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国家,有一位年轻的大臣名叫李明。当时,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周边强国虎视眈眈,国内又遭遇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然而,朝堂上的一些大臣们却显得麻木不仁,他们每日按部就班地处理事务,对于国家的危机似乎并不上心。李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向国王进言,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应对策略,希望能够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可是,国王却被那些安于现状的大臣们所影响,觉得李明有些危言耸听,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日子一天天过去,国家的形势愈发危急,周边强国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发动了侵略战争。
面对敌军的来袭,那些原本安坐朝堂的大臣们顿时慌了手脚,他们毫无应对之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军长驱直入。而百姓们也因为长期的困苦和战争的爆发,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李明心急如焚,他再次向国王进言,恳请国王立刻采取行动,组织军队进行抵抗。但国王此时依然犹豫不决,他担心战争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李明深知,如果继续这样安坐待毙下去,国家必将灭亡。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带领着一群有识之士,积极筹备防御事宜。他们四处奔走,招募士兵,筹集粮草,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
在李明的努力下,终于组建起了一支虽然人数不多,但充满斗志的军队。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尽管敌众我寡,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次次地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最终,在李明和众人的努力下,国家成功地抵御了敌军的侵略,度过了这场危机。而那些曾经安坐待毙的大臣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教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面临困难和危机时,我们不能安坐待毙,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解决办法,勇敢地去面对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困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如同李明一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挽救了国家和人民。正如《周易》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不断努力奋斗,而不是消极等待,坐以待毙。
安坐待毙-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