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多得
成语拼音
- bù kě duō dé
不可多得成语解释
- 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典故出处
- 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成语典故
- 东汉末年,有个名叫祢(mi,旧读ni)衡的著名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善于论辨,写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当自傲,好与人争斗。当时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赏他,认为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特地写了荐表,把他推荐给汉献帝。 在荐表中,孔融盛赞祢衡有惊人的才学和记忆力,只见过一次,就能背诵,只听到一次就能记住。像祢衡这样的奇才,是不可多得的。汉献帝什么都要听命于独揽朝廷大权的曹操,便把荐表交给了他,由他去作主。曹操决定召见祢衡,但祢衡瞧不起曹操,自称得了狂病,不肯前往,后来总算去了,但在言语之间得罪了曹操。 曹操心里冒火,便让祢衡当鼓吏,在自己大宴宾客的时候让他击鼓,借以当众侮辱。不料,祢衡竟利用当这个差的机会,击一阵鼓骂一阵曹操。结果,受辱的倒反是曹操。 曹操本想杀了祢衡,但又怕留下害贤的坏名声,便派他去荆州劝说刘表来降,实际上是企图借刘表之手杀他。 不料,刘表仰慕祢衡之名已久,把他奉为上宾,并把他当作高级顾问,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要征求他的意见,他不表态便不作决定。但是,祢衡在刘表那里的时间也不长。日子一久,他傲慢地对待刘表,使刘表无法忍受。于是,刘表将他派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当书记。 黄祖知道祢衡的文名很高,让他起草文稿。不论是什么文稿,祢衡总是一挥而成,而且总是写得非常得体,符合黄祖的要求。为此,黄祖很看重他。 黄祖的长子黄射(yi)也是当官的。他对祢衡的文才同样非常欣赏,常常邀祢衡游山玩水。一次,两人参观了东汉文字家蔡邕(yong)写的一块碑文,都觉得文笔很好,书法也很漂亮,深为赞美。 回家后,黄射懊悔当时没有把碑文抄下来,以便细细回味。祢衡知道了他的心思后,说:“不妨事,我虽然只看了一遍,但还能记住。且让我写出来。” 祢衡说罢,竟凭记忆把碑文全部默写了出来。事后,黄射派人去核对,竟然一字不差。众人知道,都夸祢衡是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次,黄射欢宴宾客,有人在宴会上献给他一只鹦鹉。黄射非常喜爱,当场请祢衡作一篇关于鹦鹉的赋。祢衡略一思忖,便举笔疾书,不一会儿把赋写毕。这就是他的代表作《鹦鹉赋》。 尽管祢衡才学很高,记忆力惊人,但他狂妄自傲的表现没有丝毫收敛。一天,黄祖在船上宴客,他出言不逊。黄祖数说了他几句,他竟当众大骂黄祖。黄祖在盛怒之下,命人将他拉上岸去处死。当时祢衡才二十五岁。
成语造句
- 他是一位才华横溢且不可多得的人才,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成语故事
- 在东汉末年,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名士祢衡。祢衡年少时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傲气。
当时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势日盛。祢衡前往许都求见曹操,希望能得到重用。然而,祢衡心高气傲,对曹操手下的众多谋士和将领都颇为轻视。曹操见他如此傲慢,心中有些不悦,但又爱惜他的才华,便想羞辱他一番,于是让祢衡担任击鼓的小吏。
在一次宴会上,曹操让祢衡击鼓助兴。祢衡当众脱光衣服,赤身裸体地击鼓,以此来表达对曹操的不满和抗议。曹操虽然十分恼怒,但又不好当众发作。
后来,曹操把祢衡推荐给了荆州牧刘表。刘表一开始对祢衡十分器重,祢衡也为刘表出谋划策。但时间一长,祢衡的傲慢脾气又犯了,经常当众数落刘表及其手下的不是。刘表无奈,又把祢衡转送给了江夏太守黄祖。
黄祖是个急性子,一开始也很欣赏祢衡的才华。有一次,黄祖大宴宾客,祢衡在宴会上又口出狂言。黄祖呵斥他,祢衡竟然当众辱骂黄祖。黄祖大怒,下令将祢衡处死。
祢衡的才华固然出众,但他的傲慢性格却让他处处碰壁,最终丢了性命。像祢衡这样既有才华又有个性的人,在历史上并不多见,可谓是“不可多得”。
在历史的长河中,如祢衡这般不可多得的人才还有很多。他们或许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或者像祢衡一样因为性格等问题导致了悲剧的结局。但他们的存在,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历史的天空。我们在感慨他们的才华和命运的同时,也应该从中汲取教训,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才能,又要学会与人相处,收敛自己的脾气,这样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毕竟,不可多得的人才也需要有合适的机遇和环境,才能真正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不可多得-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