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纶桂饵

成语拼音

cuì lún guì ěr

翠纶桂饵成语解释

翠纶:用翡翠鸟羽做钓线;桂饵:用桂花做鱼饵。比喻过分追求奢华,并不会有好的结果

典故出处

《阙子》:“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黄金之钩,错以银碧,乘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

成语典故

传说古代鲁国有一个特别喜欢钓鱼的人,他用桂花做鱼饵,他的钓竿用黄金做鱼钩,用白银做鱼漂和坠子,用翡翠鸟的羽毛做钓线,钓竿十分奢华,可是拿到水里去钓鱼,一天也钓不上一条鱼。

成语造句

为了钓到更多的鱼,他准备了各种钓具,却使用了翠纶桂饵这样不切实际的方法,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叫陶朱公的人,他非常善于经商,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陶朱公膝下有一个儿子,从小娇生惯养,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有一次,陶朱公的儿子在楚国惹下了大祸,犯下了杀人之罪,被关进了监狱。陶朱公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儿子恐怕性命难保。 陶朱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自己最信任的小儿子携带巨额钱财前往楚国,去疏通关系,设法营救大儿子。然而,他的长子却坚决不同意,认为父亲不重视自己,执意要亲自前往楚国。陶朱公拗不过长子,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他。 长子带着大量的钱财来到了楚国,四处寻找能够帮忙的人。他打听到楚国的一位权贵对钓鱼非常痴迷,为了讨好这位权贵,长子花费重金买了最上等的鱼竿、丝线,还准备了用肉桂做成的鱼饵。他以为用这样珍贵的钓具和鱼饵一定能打动权贵,让其帮忙救出弟弟。 可是,那位权贵见到这些奢华的礼物后,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表现出特别的热情。长子心急如焚,不断地加大贿赂的力度,然而事情却丝毫没有进展。 最终,陶朱公的长子不仅没能救出弟弟,反而因为他在楚国的一系列不当行为引起了楚王的反感,楚王下令处死了陶朱公的儿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于追求表面的华丽和昂贵,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和实际需求,就如同“翠纶桂饵”,虽然钓具和鱼饵都无比珍贵,但却不一定能钓到鱼。我们在处理事情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合理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奢华和高成本的手段。就像陶朱公的长子,他只想着用贵重的礼物去打通关节,却不懂得如何真正地去运作和疏通关系,结果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许多人因为盲目追求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在的本质,最终事与愿违。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以更加明智和务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翠纶桂饵-成语图片

翠纶桂饵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