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人命

成语拼音

cǎo jiān rénmìng

草菅人命成语解释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典故出处

《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成语典故

贾谊,洛阳人,是汉文帝时的一个著名文人。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忌,后谪为长沙王太傅(老师)。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议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怀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可是,贾谊这段精彩的论述就此留传了下来。“草菅人命”作为一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反动统治阶级杀人的凶残狠毒。

成语造句

某些执法者为了私利而滥用职权,做出了草菅人命的恶行,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某个朝代,有一位官员名叫胡涂。胡涂本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官职,他不学无术且心术不正。 有一次,胡涂负责处理一起案件。案件中,一位平民被指控犯了偷窃罪。然而,实际上这位平民是被冤枉的,真正的小偷另有其人。但胡涂为了尽快结案,显示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去仔细调查真相,就草草判定这位平民有罪。在审判过程中,平民极力为自己申辩,周围了解他的百姓也纷纷为他求情,指出其中定有冤情。可胡涂完全不理会众人的呼声,他大声呵斥道:“本官已经判定,无需多言!”就这样,这位无辜的平民被打入大牢,不久后便含冤死去。 胡涂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越发肆意妄为。在他的治理下,许多无辜之人被错判,甚至有人仅仅因为一些小过错就遭受重罚。百姓们对他是敢怒不敢言。 时间一长,胡涂的所作所为引起了一些正直官员的注意。他们开始收集胡涂滥用职权、草菅人命的证据,并将这些证据上报给了朝廷。朝廷得知后,大为震惊,立即派遣钦差大臣前来调查。经过深入调查,胡涂的种种劣迹被一一揭露。最终,朝廷罢免了胡涂的官职,并将他打入大牢,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草菅人命这个成语,就是由此而来。它警示着人们,为官者应当秉持公正、廉洁,切不可像胡涂这样随意践踏他人的生命和权利。在历史的长河中,类似胡涂这样的官员并不少见,但最终都遭到了历史的唾弃。而那些真正为民做主、公正无私的官员,则被人们铭记和赞颂。如包拯,他铁面无私,公正断案,为百姓伸冤做主,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我们应当以这些正面的例子为榜样,时刻提醒自己要尊重生命,维护公平正义。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那些滥用权力、草菅人命的行为,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和谐、法治的社会环境。

草菅人命-成语图片

草菅人命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