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于不屑

成语拼音

bǐ yú bù xiè

鄙于不屑成语解释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典故出处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对于那些毫无价值的琐事,他向来是鄙于不屑,只专注于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大事。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小国名为蔡国。蔡国中有一位年轻的学者名叫孔宁,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但却心高气傲,常常对一些他认为不如他的人表现出鄙于不屑的态度。 有一次,蔡国国君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邀请了国内的众多贤达之士。在宴会上,孔宁看到了一位来自邻国的使者。这位使者虽然其貌不扬,但举止优雅,言辞得体。然而,孔宁却因为使者来自一个他认为弱小的国家,便对其心生轻视,在与使者交谈时,言语中不自觉地流露出鄙于不屑的神情。 使者敏锐地察觉到了孔宁的态度,心中十分不悦,但他并没有当场发作,而是默默地将此事记在了心中。 不久后,蔡国与邻国之间发生了一些争端。邻国国君得知了孔宁在宴会上对使者的态度,认为蔡国轻视他们,于是决定对蔡国发动战争。蔡国国君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和愤怒,他指责孔宁因为自己的傲慢无礼而给国家带来了灾难。 孔宁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蔡国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百姓生活陷入困境。 经过这次事件,孔宁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和傲慢而对他人鄙于不屑,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应该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从此,孔宁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不再轻易地对他人表现出轻视和不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偏见或者自以为是的优越感而对他人表现出鄙于不屑的态度。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欣赏他人。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素养。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只有摒弃鄙于不屑的心态,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鄙于不屑-成语图片

鄙于不屑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