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拾遗

成语拼音

bǔ guò shí yí

补过拾遗成语解释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典故出处

《汉书·汲黯传》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工作中,我们应当有敢于补过拾遗的精神,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失误的细节,及时纠正错误,完善方案。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朝代,有一位忠诚而正直的官员叫李明。 当时的朝廷存在一些弊端和疏漏,许多不合理的现象时有发生。李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心想要为国家和百姓做些事情,努力去弥补那些不足之处,捡拾被遗漏的重要事务。 有一次,朝廷颁布了一项新的政策,但其中存在一些明显的漏洞,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李明经过深入研究和思考后,毅然决然地上书朝廷,详细地指出了这些漏洞,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尽管这一举动可能会得罪一些权贵,但他毫不畏惧。 又有一回,在处理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时,因为官员的疏忽,差点遗漏了一些关键信息。李明凭借着自己的细心和敏锐,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赶紧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了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诋毁,他们在皇帝面前说李明的坏话,试图让皇帝对他产生不满。然而,皇帝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深知李明的忠诚和用心。他不但没有听信那些谗言,反而更加器重李明,给予他更多的权力和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李明的努力下,朝廷的许多不合理之处得到了改善,一些被忽视的重要事务也重新得到了重视。他就像一个勤劳的拾遗者,默默地为国家和百姓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李明的事迹被人们传颂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担当,也让“补过拾遗”这个成语有了生动而具体的体现。人们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明白了只有那些勇于面对问题、积极弥补过失、关注被遗漏之事的人,才能真正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后世的岁月里,每当人们提及李明的名字,都会对他的功绩和精神表示敬佩。而“补过拾遗”这个成语也成为了激励人们追求进步、勇于担当的象征,提醒着人们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的行动,去发现并解决那些被忽视或遗漏的问题,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不懈努力。

补过拾遗-成语图片

补过拾遗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