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余地

成语拼音

bù liú yú dì

不留余地成语解释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典故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谈判桌上,他步步紧逼,丝毫不给对方留任何回旋的空间,简直是不留余地。

成语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名叫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庄公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 当时,郑国的邻国中有一个许国,这个国家虽然不大,但地理位置较为重要。郑庄公一直对许国虎视眈眈,想要将其纳入郑国的版图。 有一天,郑庄公决定派遣大军攻打许国。他在国内召集了众多勇士,其中有两个将领最为突出,一个叫公孙子都,另一个叫颍考叔。公孙子都武艺高强,心高气傲;颍考叔则为人忠厚,足智多谋。 在出征前,郑庄公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他要在众将士中挑选一位先锋官,负责带领军队冲锋陷阵。公孙子都和颍考叔都渴望得到这个荣誉,他们在仪式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颍考叔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率先抢到了象征先锋官的大旗。公孙子都见此情景,心中十分嫉妒和恼怒,他认为颍考叔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荣耀。 在攻打许国的战斗中,颍考叔身先士卒,带领郑国军队奋勇杀敌。然而,公孙子都却因为心中的怨恨,竟然在战场上对颍考叔暗下毒手,用暗箭射死了他。颍考叔的死让郑国军队陷入了混乱,但最终郑国还是凭借着强大的实力攻克了许国。 郑庄公得知颍考叔的死讯后,十分悲痛和愤怒。他严查此事,最终发现了公孙子都的罪行。郑庄公严厉地斥责了公孙子都,说他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在战场上对自己的同胞下手,这种行为是极其可耻的。 公孙子都在郑庄公的斥责下,幡然醒悟,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错误和自私。然而,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他的嫉妒和自私不仅让颍考叔失去了生命,也让郑国军队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孙子都的行为就是一种“不留余地”的表现。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后果。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了他自己的悲剧和郑国的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伤害他人,破坏和谐的关系。我们应该从这个故事中吸取教训,学会尊重他人,给别人留有余地,不要像公孙子都那样自私和狭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当别人犯错误时,不要一味地指责和惩罚,而是要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

不留余地-成语图片

不留余地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