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餘地

成語拼音

bù liú yú dì

不留餘地成語解釋

不留一點空餘的地方。多形容言語、行動沒有留下可迴旋的餘地。

典故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鏡,然詞鋒太利,未免不留餘地矣。”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談判桌上,他步步緊逼,絲毫不給對方留任何迴旋的空間,簡直是不留餘地。

成語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家名叫鄭國。鄭國的國君鄭莊公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 當時,鄭國的鄰國中有一個許國,這個國家雖然不大,但地理位置較爲重要。鄭莊公一直對許國虎視眈眈,想要將其納入鄭國的版圖。 有一天,鄭莊公決定派遣大軍攻打許國。他在國內召集了衆多勇士,其中有兩個將領最爲突出,一個叫公孫子都,另一個叫潁考叔。公孫子都武藝高強,心高氣傲;潁考叔則爲人忠厚,足智多謀。 在出徵前,鄭莊公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儀式,他要在衆將士中挑選一位先鋒官,負責帶領軍隊衝鋒陷陣。公孫子都和潁考叔都渴望得到這個榮譽,他們在儀式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潁考叔憑藉着自己的機智和勇敢,率先搶到了象徵先鋒官的大旗。公孫子都見此情景,心中十分嫉妒和惱怒,他認爲潁考叔搶走了本該屬於他的榮耀。 在攻打許國的戰鬥中,潁考叔身先士卒,帶領鄭國軍隊奮勇殺敵。然而,公孫子都卻因爲心中的怨恨,竟然在戰場上對潁考叔暗下毒手,用暗箭射死了他。潁考叔的死讓鄭國軍隊陷入了混亂,但最終鄭國還是憑藉着強大的實力攻克了許國。 鄭莊公得知潁考叔的死訊後,十分悲痛和憤怒。他嚴查此事,最終發現了公孫子都的罪行。鄭莊公嚴厲地斥責了公孫子都,說他爲了一己之私,竟然在戰場上對自己的同胞下手,這種行爲是極其可恥的。 公孫子都在鄭莊公的斥責下,幡然醒悟,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是多麼的錯誤和自私。然而,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他的嫉妒和自私不僅讓潁考叔失去了生命,也讓鄭國軍隊遭受了不必要的損失。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公孫子都的行爲就是一種“不留餘地”的表現。他爲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後果。這種行爲最終導致了他自己的悲劇和鄭國的損失。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們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傷害他人,破壞和諧的關係。我們應該從這個故事中吸取教訓,學會尊重他人,給別人留有餘地,不要像公孫子都那樣自私和狹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同時,我們也要保持一顆寬容的心,當別人犯錯誤時,不要一味地指責和懲罰,而是要給予他們改正的機會,讓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重新走上正確的道路。

不留餘地-成語圖片

不留餘地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