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

成语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不痛不痒成语解释

既不是痛,也不是痒。原形容说不出的一种难受。现多比喻不触及实质,不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典故出处

明·吴炳《情邮记·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成语典故

即如小弟幼时,忽从面上生一肉核,非疮非疣,不痛不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

成语造句

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显得太过敷衍,根本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痛不痒。

成语故事

在古代,有一个国家名为安国。这个国家的百姓们一直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和苦难。 在安国的朝堂之上,有一位官员名为李逸。李逸为人圆滑,善于察言观色,他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步步高升。然而,他对于国家的政事却常常采取一种不痛不痒的态度。 有一次,安国的边境地区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冲突,一些邻国的军队时常侵扰边境百姓。消息传到朝堂,大臣们纷纷议论此事,有人主张立刻出兵回击,以保卫国家的尊严和百姓的安全;有人则认为应该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避免战争带来更大的损失。然而,李逸却在一旁不发一言,当国王询问他的意见时,他只是淡淡地说:“这不过是一些小打小闹,无需大动干戈,也不必过于紧张,也许过段时间就自然平息了。”国王听了他的话,觉得似乎也有道理,便没有采取果断的行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境的冲突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越发严重。邻国的军队开始大规模入侵,安国的边境地区陷入了战火之中,百姓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此时,国王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李逸依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还是那副不痛不痒的态度,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名叫张华的大臣站了出来。他严厉地指责李逸:“你身为朝廷重臣,在国家面临危机之时,却如此敷衍塞责,你的不痛不痒害了国家和百姓!”张华主张立刻集结军队,全力抗击侵略者。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国王终于下定决心,派出大军前往边境作战。 经过艰苦的战斗,安国的军队终于击退了邻国的入侵,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和百姓的安全。战争结束后,国王对李逸的行为极为不满,他意识到正是因为李逸这种不痛不痒的态度,差点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而张华则因为他的果敢和担当,受到了国王的赞赏和重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重要的事情时,不能采取不痛不痒的态度,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敷衍塞责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我们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挑战,勇于担当,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不痛不痒-成语图片

不痛不痒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