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社之谋
成语拼音
- cáo shè zhī móu
曹社之谋成语解释
- 社曹之国社◇指灭亡他人国家的阴谋。
典故出处
- 《左传·哀公七年》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
成语典故
- 鬼同曹社之谋,人有秦庭之哭。★北周·庚信《哀江南赋》
成语造句
-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为了权力不择手段,仿佛正在酝酿着一场曹社之谋。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
在一个名为曹国的地方,政治局势暗流涌动。当时的曹国国君昏庸无道,不务政事,致使国家日益衰败。一些有识之士看到了国家的危机,他们忧心忡忡,试图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
其中有一位忠诚而睿智的大臣,名叫子臧。子臧深知曹国若继续这样下去,必将走向灭亡。他多次向国君进谏,希望国君能够幡然醒悟,励精图治,但国君却对他的忠言充耳不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国周边的强国逐渐崛起,对曹国虎视眈眈。子臧意识到,曹国面临着被吞并的巨大危险。他心急如焚,再次向国君阐述局势的严峻性,然而国君依然我行我素。
在这种情况下,子臧无奈地叹息道:“曹国危矣,吾等当为曹社之谋。”他开始秘密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大臣和有识之士,共同商议如何拯救曹国。他们深知,仅凭他们的力量很难改变国君,但他们必须为国家的未来寻找出路。
子臧等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暗中积蓄力量,培养自己的势力,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危机。他们一方面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积极与其他诸侯国建立联系,寻求可能的支持和联盟。
然而,他们的行动还是引起了国君的警觉。国君开始对他们进行打压和迫害,子臧等人陷入了困境。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依然坚定地为曹社之谋而努力。
最终,尽管子臧等人竭尽全力,但曹国还是没能逃脱被强国吞并的命运。然而,他们为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和奉献,却被人们铭记在心。“曹社之谋”这个成语也由此流传下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国家的安危和前途而殚精竭虑、谋划策略的行为。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社之谋”成为了一个警示,提醒着后人要居安思危,要有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未雨绸缪的意识和担当。它让人们明白,在国家面临危机时,需要有像子臧这样的有识之士挺身而出,为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奋斗。正如《左传》中所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兴衰荣辱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当每个人都心怀国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家才能繁荣昌盛,长治久安。
曹社之谋-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