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鼎一脔

成语拼音

cháng dǐng yī luán

尝鼎一脔成语解释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典故出处

《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成语典故

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尝鼎一脔。★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成语造句

从他处理这件小事的方式,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和为人,正所谓尝鼎一脔,窥豹一斑。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吴。吴国内有一位极具智慧和见识的大臣,名叫季札。 季札曾奉命出使各国,在路过徐国时,徐国国君对季札佩戴的宝剑十分喜爱,但却不好意思开口索要。季札看出了徐君的心思,然而因为还要出使其他国家,佩剑是必要的礼仪象征,所以他决定等完成使命后再将宝剑送给徐君。 可是,当季札出使归来,再次经过徐国时,却得知徐君已经去世了。季札感到非常遗憾和悲伤,于是他来到徐君的墓前,解下了自己所佩的宝剑,挂在了徐君墓旁的树上。他的随从很不理解,对他说:“徐君已经死了,您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季札却感慨地说:“我当初在心里已经答应要将宝剑送给他,怎能因为他去世了就违背自己的诺言呢?” 这件事传扬开来,人们都对季札的诚信和品德赞叹不已。后来,有一位学者在评价季札的行为时说:“季札挂剑,虽只是一件小事,但从这一件小事中,就可以看出他的为人和品德,犹如尝鼎一脔,可知全味。” “尝鼎一脔”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它的意思是通过品尝鼎中的一块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中食物的味道,常用来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就如同季札的一个举动,让人们看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坚守承诺的精神,从而能够想象到他在其他方面的卓越表现。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通过许多这样的小细节、小事件,去了解一个人、一个时代的本质和特点。无论是治国理政、人际交往还是个人修养,我们都应该注重每一个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反映出整体的风貌和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见微知著,通过小小的一部分去了解和把握整体的情况。

尝鼎一脔-成语图片

尝鼎一脔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