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直笔

成语拼音

dǒng hú zhí bǐ

董狐直笔成语解释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典故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晋灵公十分残暴,相国赵盾劝他改变作风。晋灵公竟想杀他,他只好准备出逃。赵穿刺杀了晋灵公。太史董狐在史书上写赵盾杀其君。赵盾不服要求改写。董狐说:“你身为相国,国君被杀,你不讨贼,你就是主谋,这事我就是死也不会改。”。

成语造句

历史上有很多史官都能做到像董狐直笔那样,公正客观地记录历史事实。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 当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昏庸无道,他生活奢侈,横征暴敛,还经常做出一些荒唐残忍的举动。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弹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以取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大发雷霆,竟然当场把厨师给杀了。 面对晋灵公的种种暴行,大臣赵盾多次直言进谏,希望他能改邪归正,做一个贤明的君主。然而,晋灵公不但不听,反而对赵盾心生怨恨,想要除掉他。 晋灵公先是派了一些刺客去刺杀赵盾,但没有成功。后来,他又在宫中设下埋伏,准备等赵盾进宫时将他杀死。不过,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察觉到了危险,在关键时刻保护赵盾逃离了王宫。 赵盾知道自己在晋国已经待不下去了,便准备离开晋国。但在他还没有走出国境的时候,他的弟弟赵穿却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 赵盾得知晋灵公死后便返回了晋国。这时候,晋国的史官董狐在史册上写下了“赵盾弑其君”五个字。赵盾看到后非常生气,他觉得自己很冤枉,明明不是他杀的晋灵公,便去找董狐理论。 董狐却义正言辞地说:“你作为正卿,逃亡没有离开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你弑君又是谁呢?”董狐坚持自己的记载,不畏强权,他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一个史官的正直和勇气。 后来,孔子听到了这件事,赞叹董狐为“古之良史”,称他“书法不隐”。董狐直笔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来,它代表着史官忠实记录历史、不畏权贵的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董狐直笔的精神一直被人们传颂和敬仰。它提醒着后人,历史应该是真实而客观的,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被歪曲或篡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我们都需要有像董狐这样敢于直言、坚守真相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和发展。而那些试图掩盖或歪曲历史的人,最终都将遭到历史的唾弃。董狐直笔的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面对正义和真理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不随波逐流,敢于坚持自己的立场。

董狐直笔-成语图片

董狐直笔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