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幽陟明

成语拼音

chù yōu zhì míng

黜幽陟明成语解释

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

典故出处

《宋书·邓琬传》孤以不才,任居藩长,大惧宗稷,歼覆待日。故招徒楚郢,飞檄京甸,志遵前典,黜幽陟明,庶七庙复安,海昏有绍。”

成语典故

有光等与于南宫之试,亲见天子黜幽陟明之典。★明·归有光《送昆山县令朱侯序》

成语造句

在选拔人才时,我们应做到公平公正,像古代贤君那样黜幽陟明,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以施展抱负。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国家里,曾经有一段时期,朝政陷入了混乱。官员们良莠不齐,一些无能之辈占据着重要职位,而真正有才华和品德的人却被埋没。 当时的国王察觉到了这种情况,他深知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黜幽陟明,即罢黜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之士。于是,国王决定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 他开始微服私访,深入民间,去了解官员们在百姓中的真实口碑。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不称职的官员,他们有的贪污受贿,有的滥用职权,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有一位官员,名为胡庸,他靠着溜须拍马的本事爬到了高位,却整日只知吃喝玩乐,对政务毫不关心。百姓们对他怨声载道,而他却仗着自己的权势欺压百姓。国王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果断地将胡庸罢免,并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处。 与此同时,国王也发现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比如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人,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出众。他时常帮助百姓解决难题,深受百姓的爱戴。国王立刻将李明提拔起来,委以重任。 在国王的努力下,朝政逐渐清明起来。那些被黜退的昏庸官员们成了人们口中的反面教材,而新提拔的贤明之士则尽心尽力地为国家和百姓服务。国家也因此迎来了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 正如《尚书》中所记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只有做到黜幽陟明,让真正有能力和品德的人发挥作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这个国家的国王以其果敢的行动,实现了这一目标,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黜幽陟明这个成语,也成为了后世人们追求公平、公正的一种象征,提醒着人们要善于发现和任用贤才,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黜幽陟明-成语图片

黜幽陟明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