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丝半粟
成语拼音
- cùn sī bàn sù
寸丝半粟成语解释
-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典故出处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儿子不能掐得寸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了父亲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心里愧恨之极!”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他在困难时期,哪怕得到别人的寸丝半粟帮助,都会铭记在心,日后加倍回报。
成语故事
- 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着一对勤劳善良的夫妇,男子叫李山,女子叫周氏。他们虽然家境贫寒,但一直靠着自己的双手努力耕耘,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
李山和周氏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去田里劳作。他们精心照料着那几亩薄田,就像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尽管收获并不丰厚,但每一粒粮食对他们来说都无比珍贵。
有一年,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庄稼收成锐减。眼看着家里的存粮越来越少,李山和周氏心急如焚。他们想尽办法节省粮食,每一顿饭都只是简单地吃一点,只为了能多撑一些日子。
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李山和周氏深刻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他们深知每一寸丝、每半粒粟都是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都凝聚着他们的付出和希望。
村里有一些人家,因为受不了旱灾带来的困境,纷纷选择离开村庄去别处谋生。但李山和周氏却坚守着自己的家园,他们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度过难关。
为了能有更多的食物,周氏开始学着养鸡,她用家里仅有的一点余粮喂养着小鸡。李山则四处寻找可以果腹的野菜,哪怕能多找到一点食物,对他们来说也是极大的安慰。
就这样,他们艰难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子。终于,旱灾过去了,迎来了雨水充沛的季节。李山和周氏更加用心地劳作,他们期待着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他们获得了丰收,家里的粮仓终于又满了起来。他们无比珍惜这些粮食,因为他们知道这其中的每一寸丝、每半粒粟都来之不易。
从那以后,李山和周氏经常会把自己的经历讲给村里的年轻人听,告诉他们要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不能浪费一丝一毫。他们的故事也在村里流传开来,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像李山和周氏这样的普通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懂得珍惜每一寸丝半粟。正如古人所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对劳动和资源的尊重。我们应当从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生活中养成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让每一寸丝半粟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寸丝半粟-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