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絲半粟
成語拼音
- cùn sī bàn sù
寸絲半粟成語解釋
-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典故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兒子不能掐得寸絲半粟孝敬父親,倒要破費了父親產業,實在不可自比於人,心裏愧恨之極!”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在困難時期,哪怕得到別人的寸絲半粟幫助,都會銘記在心,日後加倍回報。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村莊裏,生活着一對勤勞善良的夫婦,男子叫李山,女子叫周氏。他們雖然家境貧寒,但一直靠着自己的雙手努力耕耘,過着簡單而平靜的生活。
李山和周氏每天都會早早地起牀,去田裏勞作。他們精心照料着那幾畝薄田,就像呵護着自己的孩子一樣。儘管收穫並不豐厚,但每一粒糧食對他們來說都無比珍貴。
有一年,遭遇了嚴重的旱災,莊稼收成銳減。眼看着家裏的存糧越來越少,李山和周氏心急如焚。他們想盡辦法節省糧食,每一頓飯都只是簡單地喫一點,只爲了能多撐一些日子。
在這段艱難的時光裏,李山和周氏深刻體會到了糧食的來之不易。他們深知每一寸絲、每半粒粟都是他們辛勤汗水的結晶,都凝聚着他們的付出和希望。
村裏有一些人家,因爲受不了旱災帶來的困境,紛紛選擇離開村莊去別處謀生。但李山和周氏卻堅守着自己的家園,他們堅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度過難關。
爲了能有更多的食物,周氏開始學着養雞,她用家裏僅有的一點餘糧餵養着小雞。李山則四處尋找可以果腹的野菜,哪怕能多找到一點食物,對他們來說也是極大的安慰。
就這樣,他們艱難地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日子。終於,旱災過去了,迎來了雨水充沛的季節。李山和周氏更加用心地勞作,他們期待着能有一個好的收成。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年他們獲得了豐收,家裏的糧倉終於又滿了起來。他們無比珍惜這些糧食,因爲他們知道這其中的每一寸絲、每半粒粟都來之不易。
從那以後,李山和周氏經常會把自己的經歷講給村裏的年輕人聽,告訴他們要珍惜每一份勞動成果,不能浪費一絲一毫。他們的故事也在村裏流傳開來,成爲了大家學習的榜樣。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無數像李山和周氏這樣的普通人,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着生活,懂得珍惜每一寸絲半粟。正如古人所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對勞動和資源的尊重。我們應當從這些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生活中養成珍惜資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每一寸絲半粟都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寸絲半粟-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