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推敲

成语拼音

fǎn fù tuī qiāo

反复推敲成语解释

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典故出处

《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成语典故

唐朝时期,诗人贾岛因考试不中就去当和尚,法名无本。他爱好作诗,作诗时十分认真。一次得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便去请教韩愈,韩愈建议他用“僧敲月下门”,韩愈被贾岛的这种严谨治学所感动。

成语造句

对于这个重要的决策,我们需要进行反复推敲,不能草率行事。

成语故事

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贾岛的诗人。 贾岛出身贫寒,但他对诗歌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和执着的追求。一天,贾岛骑着毛驴走在路上,心中正在构思一首新诗。他想得入神,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想到了一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他又觉得“推”字似乎不太贴切,似乎用“敲”字会更好。于是,他就一边骑着毛驴,一边反复琢磨着到底是用“推”还是“敲”。 由于太过专注,贾岛竟然不知不觉地冲撞了当时正在京城为官的韩愈的仪仗队。韩愈的随从们十分生气,立刻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贾岛这才如梦初醒,赶忙向韩愈赔罪。 韩愈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并没有怪罪贾岛,反而饶有兴致地和他一起探讨起那句诗来。韩愈沉思片刻后,说道:“‘敲’字好啊,月夜寂静,敲门声更能增添一份静谧的氛围,而且也更能体现出僧人的礼貌。”贾岛听后,恍然大悟,对韩愈的见解深感钦佩。 经过这一番“反复推敲”,这句诗最终确定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而贾岛也因为这次经历与韩愈结缘,在韩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的诗歌创作水平不断提高。 “反复推敲”这个成语也由此而来,它体现了一种对文字、对艺术的严谨和执着态度。正如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过程中,都会为了一个字、一个词而绞尽脑汁,反复斟酌,力求达到最完美的表达效果。这种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正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的经典作品都是经过创作者们反复推敲、精心打磨而成的。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在文学艺术领域,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应该秉持着这种认真、严谨、执着的精神,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成果。

反复推敲-成语图片

反复推敲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