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

成语拼音

fā fèn wàng shí

发愤忘食成语解释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典故出处

《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成语造句

他对学习的热爱达到了极致,常常是发愤忘食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四处宣扬他的儒家思想。 孔子有一位学生叫颜回,他对孔子的学说极为尊崇,一心扑在学习和修行上。颜回家境贫寒,但他却能安贫乐道,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和道德的完善。 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在陈国断了粮,很多人都饿得没有力气。大家都感到非常沮丧和焦虑,而颜回却依然专心致志地读书。孔子看到颜回如此专注,便问他:“颜回啊,你现在饿不饿?”颜回抬起头,微笑着说:“老师,我不饿。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都忘记了饥饿。”孔子听后,不禁感叹道:“好一个颜回,真是发愤忘食啊!” 颜回这种发愤忘食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待学习上,还体现在他对道德修养的执着追求上。他时刻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他不为外界的诱惑和困难所动摇,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颜回以其勤奋好学和高尚的品德脱颖而出。他的发愤忘食的精神也激励着其他弟子们努力学习和追求进步。孔子曾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这种发愤忘食的精神,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其他的体现。比如,汉朝的匡衡,小时候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但他为了读书,就把墙壁凿了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他发愤图强,最终成为了一代名相。还有晋代的车胤,他用萤火虫的光亮来读书,同样展现了这种刻苦努力、发愤忘食的精神。 发愤忘食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这种精神。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都应该像颜回等古人一样,保持发愤忘食的状态,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以古人为榜样,传承和发扬发愤忘食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发愤忘食-成语图片

发愤忘食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