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憎主人

成语拼音

dào zēng zhǔ rén

盗憎主人成语解释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典故出处

《左传·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他为人正直,敢于揭露不法行为,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对他恨之入骨,这正是盗憎主人的真实写照。

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诸侯国名为卫国。卫国的国君卫庄公有一个十分宠信的大臣名叫州吁。 州吁生性残暴且野心勃勃,他一心想要掌握更大的权力。卫庄公对州吁的行为多有纵容,这使得州吁更加肆无忌惮。 当时,卫国还有一位忠诚且有远见的大臣石碏,他察觉到州吁的危险。石碏曾多次劝谏卫庄公要对州吁加以约束和管教,但卫庄公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州吁的势力逐渐壮大。他开始笼络人心,网罗了一批对他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卫庄公去世后,卫桓公即位。州吁对卫桓公的位置觊觎已久,他认为卫桓公阻碍了他向上攀爬的道路。 终于,州吁找到了一个机会,发动了叛乱,杀害了卫桓公,自己登上了卫国国君的宝座。然而,他的行为引起了卫国上下的极大不满。州吁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不断地使用暴力和恐怖手段来镇压反对他的声音。 石碏看到卫国陷入混乱和危机之中,心急如焚。他深知州吁的残暴统治不会长久,必须想办法将其推翻。于是,石碏暗中联络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策划了一场反击行动。 在石碏等人的精心策划下,终于成功地推翻了州吁的统治。州吁最终落得了一个悲惨的下场。 在这个故事中,州吁就是那个“盗”,而卫桓公等卫国的正统势力就是“主人”。州吁因为自己的野心和私欲,对卫桓公等产生了憎恨之情,这种“盗憎主人”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正如《左传》中所记载的那样:“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这个故事也警示着后人,那些心怀不轨、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力和利益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的结局,而正义和正道终究会战胜邪恶和阴谋。

盗憎主人-成语图片

盗憎主人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