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成语拼音

dé rén zhě chāng,shī rén zhě wáng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成语解释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兴隆,失去人心的就要灭亡。

典故出处

唐·李观《项籍故里碑铭序》至如谋于汉者,昔其臣也,公实弃之;兵于汉者,亦其将也,公不庸之。故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一个国家若能做到以人为本,广纳贤才,尊重民众的意愿和权利,就有可能走向繁荣昌盛;反之,如果漠视民众的诉求,失去民心,那便可能走向衰败和灭亡,正所谓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成语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故事都印证了“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这个道理。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秦朝末年。当时,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崛起。刘邦,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势力并不强大。但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广纳贤才。他得到了萧何、张良、韩信等杰出人才的辅佐。萧何善于治理内政,张良足智多谋,韩信更是军事天才。刘邦对他们委以重任,充分信任,让他们能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这些人的帮助下,刘邦势力逐渐壮大,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强大的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而项羽,虽然自身勇猛无比,但在用人方面却存在很大的问题。他刚愎自用,不能充分信任和重用人才。许多有才能的人,如范增,最终都离他而去。项羽失去了这些人的辅佐,就如同失去了左膀右臂,在与刘邦的争斗中逐渐处于劣势,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他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坚持着“得人者昌”的理念。他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这位绝世奇才。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鞠躬尽瘁,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还笼络了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的辅佐,刘备才能够在乱世中立足。 相反,袁绍虽然拥有强大的实力和众多的人才,但他不能有效地任用和团结这些人,导致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在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中惨败。 再看唐太宗李世民,他更是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任用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一大批贤能之士。这些人直言进谏,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走向繁荣昌盛。 由此可见,“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这一真理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被验证。一个国家、一个政权、一个团队,只有重视人才,善于招揽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够兴旺发达;反之,如果忽视人才,不能正确对待人才,甚至排挤和打压人才,那么必然走向衰落和灭亡。 在当今社会,这一道理同样适用。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还是国家的建设,都离不开人才。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能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才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的教训,深刻理解“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的内涵,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成语图片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