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通舟

成语拼音

dí guó tōng zhōu

敌国通舟成语解释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典故出处

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某些国家的行为令人警惕,看似正常的贸易合作,实则可能存在敌国通舟的隐患,威胁着自身的国家安全和稳定。

成语故事

你可能想说的是“敌国同舟”。以下是一个关于“敌国同舟”的成语故事: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纷争不断,局势变幻莫测。有一次,吴楚两国因为边界争端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吴国的将军孙武带领着大军与楚国交战,双方互有胜负,战争陷入了僵持阶段。有一天,孙武带领一队士兵在江边巡逻,突然发现江面上飘来了一艘小船。士兵们警惕地将小船拦下,却惊讶地发现船上竟然有几个楚国士兵。 原来,这几个楚国士兵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风暴,船只受损,漂流到了吴国这边。他们本以为会遭到吴国士兵的严惩,没想到孙武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大度。 孙武心想,在这茫茫江面上,大家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此时不应只拘泥于敌我之分。于是,他决定暂时放下敌对的态度,让这几个楚国士兵上了岸,并给予他们食物和水,还帮助他们修复了船只。 楚国士兵们对孙武的举动感到十分意外和感激,他们表示愿意回去后向楚王转达吴国的善意。孙武则深知,虽然两国处于敌对状态,但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有短暂的合作与和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楚之间的战争依然持续着,但孙武的这一举措却被人们传颂开来。人们开始明白,即使是敌国之间,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也并非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有时候也可以像在那艘小船上一样,同舟共济,寻求暂时的和平与合作。 “敌国同舟”这个成语也就由此而来,它提醒着人们,在面对复杂的局面和关系时,不要被固有的观念和立场所束缚,要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处理问题,即使是与敌对的一方,也可能在某些特殊时刻找到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契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智慧不断被传承和发扬,让人们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国际事务时能够更加理性和睿智。

敌国通舟-成语图片

敌国通舟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