掂斤抹两

成语拼音

diān jīn mò liǎng

掂斤抹两成语解释

犹言掂斤播两。

典故出处

明·朱有燉《小桃红》第一折他更有截长补短的钉人钉,掂斤抹两的称人秤。”

成语典故

成语造句

在生意场上,有些人总是过于计较得失,做事情掂斤抹两,最终难以取得大的成就。

成语故事

在古代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名叫李三的商人。李三头脑灵活,善于算计,但却常常在生意中过于计较一些蝇头小利,被人们暗地里称为“小气鬼”。 有一次,李三到邻镇去采购货物。他在一个摊位前挑选了许久,对每一件商品都要仔细地查看和掂量,还不断地和摊主讨价还价。摊主觉得他太过麻烦,有些不耐烦地说:“你这人怎么这样,买个东西这么斤斤计较的。”李三却不以为意,还振振有词地说:“我这是在精打细算,可不能让自己吃亏。” 在采购完货物后,李三准备雇一辆马车把货物运回去。他找了好几个车夫,对运费也是反复掂量、讨价还价,总想找到最便宜的那个。车夫们都对他的这种行为感到很无奈,但为了生计也只能和他周旋。 当货物运到小镇后,李三开始在自己的店铺里售卖。有一位老顾客来买东西,对一件商品的价格提出了一些疑问。李三立刻变得很紧张,担心自己的利润受到影响,于是便开始和老顾客争论起来。他把进价、运费等各项成本都一一列举出来,试图证明自己的定价是合理的。老顾客看到他这般模样,摇摇头说:“李三啊,你总是这样掂斤抹两的,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的这点利益啊。” 然而,李三并没有把这些话听进去。他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在生意中处处算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声越来越差,很多顾客都不愿意再来他的店铺买东西了。其他的商人也渐渐疏远他,不愿意和他合作。 有一天,李三看着冷清的店铺,心中不禁有些懊悔。他想起了以前生意红火的时候,大家都很乐意和他打交道,而现在却变成了这样。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过于看重那些小利,而忽略了生意中更重要的诚信和长远利益。 从那以后,李三决定改变自己。他不再过分地掂斤抹两,而是更加注重商品的质量和服务。他开始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商品,对顾客也更加热情和真诚。慢慢地,他的店铺又重新热闹起来,生意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不能总是过于计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如果我们只关注那些微不足道的得失,就可能会失去更重要的东西,如诚信、友谊和机会。只有懂得取舍,保持一颗宽容和豁达的心,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正如古人所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我们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不要被那些小小的利益所束缚。

掂斤抹两-成语图片

掂斤抹两成语图片

其他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