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颜极谏
成语拼音
- fàn yán jí jiàn
犯颜极谏成语解释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典故出处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成语典故
- 无
成语造句
- 在古代朝堂之上,忠臣为了国家社稷常常不顾自身安危,犯颜极谏,哪怕会因此触怒龙颜。
成语故事
- 在古代,有一位忠诚而勇敢的大臣叫魏征。
魏征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当时的皇帝虽然有一定的才能,但也时常会有一些不当的决策和行为。
有一次,皇帝决定要进行一项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魏征深知此时国家的财力并不宽裕,百姓们的生活也并不富足,这样的工程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向皇帝进谏,详细地阐述了这项工程的弊端和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皇帝听后,十分不悦,觉得魏征是在故意与他作对,甚至对魏征产生了不满和愤怒。
然而,魏征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依然秉持着自己的信念和职责,继续犯颜极谏。他引用历史上诸多因为大兴土木而导致国家衰落的例子,苦口婆心地劝皇帝要以民为本,要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他的言辞恳切,态度坚决,丝毫不畏惧皇帝可能的责罚。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逐渐意识到魏征的谏言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关爱。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最终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取消了那项工程。
魏征一生都在践行着犯颜极谏的精神,他多次不顾个人安危,直言不讳地向皇帝指出问题,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行为不仅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也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旧唐书·魏征传》中所记载的:“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魏征的犯颜极谏,成为了后世臣子们的楷模,他的故事也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激励着后人要敢于坚持真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勇敢地发声。在历史的长河中,犯颜极谏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犯颜极谏-成语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