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火中燒
成語拼音
- fèn huǒ zhōng shāo
忿火中燒成語解釋
- 猶言怒火中燒。
典故出處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甲詞益狎逼。張忿火中燒,反刀直出,剁甲中顱。”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他聽聞此事後,頓時怒不可遏,那種感覺就像是忿火中燒。
成語故事
-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輕人。他性格直率,熱情善良,但有時也容易衝動。
一天,李明在集市上看到一個惡霸正在欺負一位老人。他心中的正義感頓時被激發,立刻上前制止惡霸的行爲。然而,惡霸卻對李明的干涉極爲不滿,不僅對他惡語相向,還試圖動手。李明忍無可忍,與惡霸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在爭鬥過程中,惡霸使出陰招,讓李明吃了些虧。
回到家中,李明越想越氣,心中的忿怒如同火焰一般燃燒起來,簡直就是忿火中燒。他滿腦子都是如何報復惡霸,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冷靜和理智。他甚至想要糾集一些朋友,去找惡霸算賬,讓他也嚐嚐被欺負的滋味。
就在李明準備付諸行動的時候,他的父親察覺到了他的異常。父親瞭解了事情的經過後,語重心長地對李明說:“孩子,忿怒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古人云,‘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們應該用理智和智慧去處理事情,而不是被忿怒衝昏頭腦。”李明聽了父親的話,陷入了沉思。
他回想起歷史上那些因爲忿怒而導致失敗的例子。比如,西楚霸王項羽,在鴻門宴上因爲一時忿怒沒有除掉劉邦,最終導致自己的失敗。而那些能夠控制自己情緒,冷靜應對困難的人,往往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
李明意識到自己不能被忿怒所控制,他決定放下心中的仇恨,用更加明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他開始收集惡霸作惡的證據,然後將其交給了官府。官府經過調查,最終對惡霸進行了嚴厲的懲處。
通過這件事情,李明明白了忿怒只會讓人失去理智,做出錯誤的決策。只有保持冷靜,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從那以後,李明更加註重控制自己的情緒,以更加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而他也用自己的經歷告誡身邊的人,不要讓忿火中燒,要學會用理智和智慧去駕馭自己的情感和行爲。
忿火中燒-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