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衡據鼎
成語拼音
- fù héng jù dǐng
負衡據鼎成語解釋
- 指身居高位,肩負重任。
典故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程器》孔光負衡據鼎,而仄媚董賢;況班馬之賤職,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負衡據鼎,指處丞相位♀,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
成語典故
- 無
成語造句
-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他憑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最終在商界獲得了極高的地位,頗有負衡據鼎之勢。
成語故事
- 在遙遠的古代,有一個國家正處於風雲變幻之際。
這個國家有一位極具野心和才能的大臣叫李柯。李柯自小就聰慧過人,且心懷大志,渴望能在朝堂上一展身手,獲取至高無上的權力。
隨着時間的推移,李柯憑藉着自己的智謀和手段,在朝廷中逐步站穩了腳跟,勢力也日益壯大。他開始暗中培植自己的黨羽,覬覦着那至高無上的王位。當時的國君雖然察覺到了一些異樣,但因李柯僞裝得極好,一時也未能採取有效的措施。
李柯不斷利用各種機會排除異己,將朝堂上那些敢於反對他的大臣一一剷除。同時,他又通過一些不正當的手段積累財富,擴充自己的實力。終於,時機漸漸成熟,李柯覺得自己已經有足夠的能力去挑戰國君的權威。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李柯帶領着他的親信部隊發動了政變。國君措手不及,很快就被李柯控制住了局勢。李柯如願以償地坐到了那象徵着最高權力的寶座上,開始了他的統治。
然而,李柯的這種行爲引起了國內許多人的不滿和反抗。一些忠義之士暗中謀劃,試圖推翻李柯的統治,恢復國家的正常秩序。但李柯手握重權,對任何可能威脅到他的人都毫不留情地予以鎮壓。
就這樣,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而李柯卻沉浸在自己的權力慾望中,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他以爲自己可以憑藉着手中的權力和財富永遠地統治下去,但他卻忘記了一個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最終,在各方勢力的聯合反抗下,李柯的統治被推翻,他也落得了個悲慘的下場。他本想負衡據鼎,掌握國家的命運,卻因爲自己的貪婪和私慾,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而這段歷史也成爲了後人引以爲戒的教訓,提醒着人們權力應該被正確地使用,不能被濫用,否則必將自食惡果。正如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有心懷天下,以民爲本,才能真正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繁榮昌盛。
負衡據鼎-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