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珠還

成語拼音

hé pǔ zhū huán

合浦珠還成語解釋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典故出處

《後漢書·循吏傳·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嚐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成語典故

東漢時,合浦郡沿海盛產珍珠。那裏產的珍珠又圓又大,色澤純正,一直譽滿海內外,人們稱它爲“合浦珠”。當地百姓都以採珠爲生,以此向鄰郡交趾換取糧食。採珠的收益很高,一些官吏就乘機貪贓枉法,巧立名目盤剝珠民。爲了撈到更多的油水,他們不顧珠蚌的生長規律,一味地叫珠民去捕撈。結果,珠蚌逐漸遷移到鄰近的交趾郡內,在合浦能捕撈到的越來越少了。合浦沿海的漁民向來靠採珠爲生,很少有人種植稻米。採珠多,收入高,買糧食花些錢不在乎。如今產珠少,收入大量減少,漁民們連買糧食的錢都沒有,不少人因此而餓死。漢順帝劉保繼位後,派了一個名叫孟嘗的人當合浦太守。孟嚐到任後,很快找出了當地漁民沒有飯喫的原因;下令革除弊端,廢除盤剝的非法規定,並不準漁民濫捕亂採,以便保護珠蚌的資源。不到一年,珠蚌又繁衍起來,合浦又成了盛產珍珠的地方。

成語造句

他丟失的重要物品在歷經波折後終於失而復得,猶如合浦珠還一般令人欣喜。

成語故事

在漢朝時期,合浦郡是一個以盛產珍珠而聞名的地方。那裏的珍珠又大又圓,光澤迷人,深受人們喜愛。 當時,合浦郡的官員們爲了獲取更多的財富,過度捕撈珍珠,完全不顧及珍珠貝的生長規律。他們強迫百姓們沒日沒夜地去海里採集珍珠,導致珠貝越來越少,珍珠的產量急劇下降。再加上一些貪官污吏肆意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的生活變得苦不堪言。 後來,孟嘗被任命爲合浦太守。他到任後,立刻着手改變這種狀況。孟嘗深入瞭解當地的實際情況,他明白要想讓合浦郡重新恢復往日珍珠繁榮的景象,就必須讓珠貝能夠休養生息。於是,他頒佈了一系列合理的規定,限制過度採珠,同時嚴厲打擊貪官污吏,整頓吏治,減輕百姓的負擔。 在孟嘗的努力下,合浦郡的生態環境逐漸得到改善,珠貝又開始大量繁殖。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合浦郡的珍珠產量重新回升,那些曾經因爲過度採珠而離開合浦郡的商人也紛紛回來了。 合浦郡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孟嘗治理合浦郡的事蹟也被人們廣爲傳頌,“合浦珠還”這個成語也就由此而來。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故事,更是代表了一種對正確治理、尊重自然規律、關注民生的讚美和嚮往。正如《史記》中所記載的許多賢明的官員一樣,孟嘗以他的智慧和勇氣,爲百姓謀福祉,使得一個地方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這個成語也提醒着後人,在追求利益的同時,不能忽視對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讓美好得以延續。

合浦珠還-成語圖片

合浦珠還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