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干戈爲玉帛

成語拼音

huà gān gē wéi yù bó

化干戈爲玉帛成語解釋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絲織品,指和好。比喻使戰爭轉變爲和平。

典故出處

《淮南子·原道訓》:“昔者夏鯀作三仞之城,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壞城平池,散財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賓服,四夷納職,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成語典故

大禹受舜的禪讓而繼位,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的奠基者。據說大禹活到了一百歲,死後葬在會稽山。大禹是夏后氏部落首領鯀的兒子,據傳爲顓頊(zhuānxù)曾孫,是中國歷史上的名君。  大禹幼年時便隨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堯帝封於崇(即中嶽嵩山),叫崇伯,實際上是一個封國國君。當時中原鬧水災,堯帝便叫鯀治水。因爲治水的組織是半軍事性質,號令很嚴,所以鯀的地位和權勢迅速上升,以致發展到有能力以暴力破壞氏族社會“禪讓制度”的地步,堯帝看到了這種威脅,便命舜以“治水無狀”的罪名,把鯀處死於羽山。  大禹的父親被殺之後,舜又向堯推薦說:“可以讓鯀的兒子禹接替父職,繼續治水。”禹深知這裏面隱藏的政治意圖,因此,他“薄衣食,卑宮室”、“聲爲律,身爲度”、“左準繩,右規矩”、“疏九河,陂九澤”、“度九山,開九州”,爲平定水患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他忠於職守,克勤克儉,身先士卒,埋頭苦幹,還把地域劃定爲九州,即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不僅如此,大禹還功成不居,好讓不爭,謙卑自律,責躬罪己,仁厚愛民。以前,大禹的父親鯀在自己的封地上建造了很高的城牆來保衛自己,使得自己屬下的部落及族人紛紛離他而去;也使得其他部落的人認爲有機可乘,都虎視眈眈地等待着機會。大禹當上首領後,注意到這個情況,就馬上派人拆掉了城牆,填平了護城河。不但如此,他還把自己的財產分給大家,毀掉兵器,以道德來教化人民。大禹帶領部下,因地制宜,教民衆學種稻谷、種雜糧,發展農牧業生產。這時候天下安定,國富民強,老百姓家裏集聚了夠好幾年喫的糧食,國庫中的貯備也足夠用好幾十年。  大禹帶領整個部落的人都各盡其責,別的部落相繼來歸附。大禹在塗山開首領大會時,來進獻玉帛珍寶的首領有上萬人。舜也覺得大禹是一個能夠治理天下的賢能之人,就在老了以後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

成語造句

雙方原本劍拔弩張,經過耐心調解,最終化干戈爲玉帛,握手言和。

成語故事

在遙遠的古代,有兩個相鄰的部落,分別爲炎族和黃族。他們原本世代友好,互幫互助,在那片土地上安居樂業。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小小的摩擦和誤會逐漸積累。一次,因爲對一處水源的分配產生分歧,雙方的矛盾開始激化。炎族的首領是一個性格急躁的人,在衝動之下,他帶領族人對黃族發起了攻擊。黃族也不甘示弱,奮起反抗,雙方陷入了激烈的爭鬥之中。 戰爭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損失,許多族人受傷甚至失去了生命,原本寧靜的家園變得滿目瘡痍。炎族中有一位智慧的老者,名叫炎智,他看到這樣的慘狀,心中悲痛不已。他深知戰爭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雙方都陷入絕境。於是,他決定站出來,尋找化解這場衝突的辦法。 炎智不辭辛勞,前往黃族的領地,希望能夠與黃族的首領進行和平談判。一開始,黃族的首領對他充滿了懷疑和敵意,但炎智用他的真誠和智慧逐漸打動了對方。他引經據典,講述了許多歷史上因爲戰爭而導致毀滅的故事,強調和平的珍貴。 經過漫長而艱難的談判,雙方終於達成了和解。他們決定放下武器,共同尋找解決水源問題的合理辦法。炎族和黃族的首領當着所有族人的面,握手言和,誓言不再相互攻擊,要共同努力重建家園。 從此,兩個部落摒棄前嫌,齊心協力。他們一起修築水利設施,合理分配水源,讓雙方的生活都得到了保障。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其他方面展開合作,互相學習對方的技藝和文化。 多年後,這片土地又恢復了往日的繁榮與和諧。炎族和黃族的後代們也牢記着祖先們的教訓,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他們傳頌着炎智的事蹟,將他視爲和平的使者。 這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干戈相向只會帶來破壞和災難,而只有通過智慧和努力,化干戈爲玉帛,才能迎來真正的和平與發展。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正如《孫子兵法》中所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們應該以史爲鑑,用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化干戈爲玉帛-成語圖片

化干戈爲玉帛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