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於成例

成語拼音

gé yú chéng lì

格於成例成語解釋

爲傳統的慣例所限制。表示不能達到目的。

典故出處

《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內中只有安公子此時不但自知旗人格於成例,向來沒個點鼎甲的,便是他在前十名也早密密的得了信兒了。”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在處理這件事情時,他沒有因循守舊,而是勇於突破,不再格於成例,最終找到了創新的解決方案。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國度裏,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官員。他自幼聰慧,飽讀詩書,憑藉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踏入仕途。 李明被派往一個地方擔任地方官,這個地方一直以來都遵循着一些陳舊的成例來處理事務。這些成例雖然曾經起到過一定作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有些成例明顯已經不再適用。 李明到任後,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他想要進行一些改革和創新,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形勢和民衆的需求。然而,他的想法卻遭到了其他官員的強烈反對。那些官員們習慣了依賴舊有的成例,他們認爲遵循傳統是最穩妥的做法,不願意輕易改變。 李明據理力爭,他引用歷史上一些因爲勇於打破成例而取得成功的例子,試圖說服大家。他說:“昔日商鞅變法,打破舊制,方使秦國日益強大,最終一統天下。若一味格於成例,我們如何能有進步,如何能爲百姓謀福祉?” 但是,那些保守的官員們依然不爲所動,他們聯合起來對李明進行各種刁難和阻撓。李明陷入了困境,但他並沒有放棄。 他開始深入民間,瞭解百姓的真實需求和呼聲。他發現,百姓們對那些僵化的成例也頗有怨言,渴望着能夠有新的改變和發展。得到了百姓的支持,李明更加堅定了自己改革的決心。 他不畏艱難,一點點地推進着自己的計劃。儘管過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難,但他始終沒有退縮。最終,經過他的不懈努力,一些合理的改革措施得以實施,地方的治理有了顯著的改善,百姓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美好。 李明的事蹟漸漸傳開,他成爲了人們口中勇於打破格於成例、追求進步的楷模。而這個地方也因爲他的努力,逐漸擺脫了舊有成例的束縛,走上了一條充滿活力和希望的發展道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一味地拘泥於既定的成例,要敢於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和變革,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不斷前進,實現真正的發展和進步。

格於成例-成語圖片

格於成例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