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相殘

成語拼音

gǔ ròu xiāng cán

骨肉相殘成語解釋

親人間相互殘殺。比喻自相殘殺。

典故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仲弓曰‘盜殺財主,何如骨肉相殘?’”

成語典故

家門不幸,骨肉相殘,誠有愧於鄰國。★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回

成語造句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權力的爭奪竟讓親兄弟反目,最終演變成了骨肉相殘的悲劇。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王國裏,曾經發生過一段令人痛心的故事。 國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英勇聰慧,頗受大臣們的認可;小兒子機靈狡黠,也深得國王的寵愛。隨着時間的推移,國王漸漸老去,對於王位繼承人的問題變得日益緊迫。 大兒子覺得自己各方面都更爲出衆,理應繼承王位,於是在處理國事上愈發積極,試圖展現自己的才能。而小兒子卻不甘心居於兄長之後,他開始在國王面前巧言令色,不斷進讒言詆譭兄長。 國王在小兒子的影響下,對大兒子漸漸有了偏見。小兒子趁機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想要爭奪王位。大兒子得知弟弟的所作所爲後,十分痛心和憤怒,他不明白爲何曾經親密無間的兄弟會變成這樣。 矛盾不斷激化,終於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小兒子帶領自己的勢力公然與大兒子對抗,王國陷入了內亂之中。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鬥,百姓們也因此遭受了苦難。 宮廷內,兄弟倆徹底反目,他們不再顧及手足之情,只想致對方於死地。大臣們紛紛勸諫,希望他們能以和爲貴,不要骨肉相殘,但他們誰也聽不進去。 在一場激烈的衝突中,大兒子不幸身負重傷。他躺在地上,看着眼前瘋狂的弟弟,心中充滿了悲哀。他想起了曾經一起玩耍、一起成長的時光,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而小兒子此時也有些恍惚,他看着受傷的兄長,心中也涌起了一絲愧疚。 然而,一切都已經無法挽回。這場骨肉相殘的爭鬥最終以大兒子的死亡而告終,小兒子如願以償地登上了王位。但他卻發現,他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親情。百姓們對他的行爲感到失望和憤怒,王國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繁榮昌盛。 歷史上,像這樣骨肉相殘的悲劇並不少見。比如在曹魏時期,曹丕與曹植也曾爲了爭奪世子之位而兄弟鬩牆。曹植的才華橫溢讓曹丕深感威脅,最終曹丕登上皇位後,對曹植進行了殘酷的打壓。 骨肉相殘的故事總是讓人唏噓不已,它提醒着人們,親情是多麼珍貴,不能因爲權力、利益等外在因素而輕易拋棄。在面對誘惑和衝突時,我們應該保持理智和善良,珍惜身邊的親人,避免重蹈這樣的悲劇。

骨肉相殘-成語圖片

骨肉相殘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