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虎類狗
成語拼音
- huà hǔ lèi gǒu
畫虎類狗成語解釋
-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典故出處
- 《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爲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成語典故
- 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後輩教育十分嚴格,希望他們成爲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歡侄子馬嚴和馬敦在別人後面說長道短,他寫信《誡兄子嚴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杜季良、龍伯高。如果學不成就像畫不成老虎反而畫得像一頭狗一樣。
成語造句
- 他本想模仿大師的畫作,結果卻畫虎類狗,與原作相差甚遠。
成語故事
- 在古代,有一個年輕人名叫張生。張生自小就對繪畫有着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畫各種動物。他常常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繪畫技巧,夢想着有一天能夠成爲一名傑出的畫家。
有一次,張生聽聞城中來了一位非常有名的畫家,他的畫作栩栩如生,備受推崇。張生非常興奮,立刻前去拜訪這位畫家,希望能夠從他那裏學到一些寶貴的經驗和技巧。畫家見到張生如此熱情好學,便欣然答應指導他。
在畫家的指導下,張生的繪畫技藝有了很大的進步。他開始嘗試畫一些難度較高的動物,比如老虎。張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他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足夠的技巧,一定能夠畫出一幅令人驚歎的老虎畫作。
於是,張生開始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畫老虎的創作中。他仔細觀察老虎的形態、動作和神情,然後一筆一劃地在紙上勾勒出老虎的輪廓。經過數天的努力,他終於完成了這幅畫作。張生滿懷期待地拿着自己的作品去給畫家看,希望能夠得到他的讚賞。
然而,畫家看了之後,卻微微皺起了眉頭,說道:“張生啊,你這幅畫雖然有些形似老虎,但神韻卻相差甚遠,看起來更像是一隻狗啊。”張生聽了,頓時感到十分沮喪和失落。
畫家接着說:“繪畫不僅僅是追求形似,更重要的是要抓住事物的神韻和氣質。你雖然努力地去畫老虎,但卻沒有真正理解老虎的威嚴和霸氣,所以纔會畫虎類狗。”張生聽了畫家的話,如夢初醒。他意識到自己在繪畫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能僅僅滿足於表面的技巧。
從此以後,張生更加刻苦地學習繪畫,他不再急於求成,而是靜下心來,認真地觀察和體會每一種動物的特點和神韻。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積累,張生的繪畫水平終於有了質的飛躍。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於求成,要腳踏實地,認真鑽研。就像張生一開始想要畫出老虎,卻因爲沒有真正理解老虎的本質而畫虎類狗。只有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才能夠真正掌握一項技能或本領。同時,我們也要明白,追求形似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抓住事物的內在本質和神韻,這樣才能夠達到更高的境界。正如古人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技巧和形式上,而要深入地去探究事物的本質和內涵,這樣才能夠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畫虎類狗-成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