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釐不爽

成語拼音

háo lí bù shuǎng

毫釐不爽成語解釋

毫細毛;發頭發;爽差錯。形容一點不差。

典故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四便是心中許多道理,光明鑑照,毫髮不差。”

成語典故

此見神理分明,毫釐不爽。★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

成語造句

在科學實驗中,每一個數據都要精準測量,容不得半點差錯,必須做到毫釐不爽。

成語故事

在古代的一個小鎮上,有一位技藝精湛的工匠名叫李三。 李三從小就對各種技藝充滿熱愛和天賦,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實踐,他的手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他尤其擅長製作精細的器物,無論是小巧玲瓏的飾品還是複雜精密的機械,他都能做得毫釐不爽。 有一次,鎮上的官府需要打造一批特殊的量具,用於稅收等重要事務的計量。這個任務自然就落到了李三的身上。李三深知此次任務的重要性,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仔細挑選材料,精心設計每一個細節,每一道工序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操作。 經過數月的努力,量具終於製作完成。當官府的官員前來驗收時,他們對這些量具進行了極其嚴格的檢驗。他們用最精確的標準量具來對比,結果發現李三製作的量具幾乎與標準量具完全一致,尺寸上的誤差微乎其微,真可謂是毫釐不爽。 官員們對李三的手藝讚不絕口,他的名聲也因此傳遍了整個小鎮乃至更遠的地方。許多人慕名而來,請他製作各種物品,而李三始終保持着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作品都如同最初那般用心。 歷史上,像李三這樣追求毫釐不爽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在古代建築領域,工匠們爲了建造出堅固而精美的宮殿、廟宇等建築,對每一塊磚石的放置、每一根樑柱的安裝都要求精準無誤。正是因爲有了他們對細節的極致追求,才使得那些歷經歲月滄桑的古建築依然屹立不倒,成爲了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毫釐不爽的精神不僅僅體現在技藝上,在許多其他方面也同樣重要。在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必須對數據和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有着極高的要求,哪怕是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結論。在軍事領域,戰略的制定和武器的使用都需要精確到毫釐,稍有偏差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學習和發揚這種毫釐不爽的精神。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學習,都要力求做到最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各個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 總之,毫釐不爽代表着一種對極致和完美的追求,它是一種寶貴的精神品質。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在技藝領域還是其他方面,這種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傳承和弘揚。

毫釐不爽-成語圖片

毫釐不爽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