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石量書

成語拼音

héng shí liàng shū

衡石量書成語解釋

古時文書用竹簡木札,以衡石來計算文書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於國政。

典故出處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成語典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掉六國之後,日益驕橫,對儒生橫加指責,認爲任何人都不如他,丞相和大臣都唯唯諾諾,一切聽命於他。盧生、侯生對此不滿,經常批評他貪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成語造句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每天處理大量政務,真可謂是衡石量書,十分辛苦。

成語故事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天下初定,事務繁多。秦始皇每天都要親自處理大量的公文和奏章。 那時候,還沒有發明紙張,公文和奏章都是寫在竹簡或木牘上。每天,從全國各地送來的竹簡和木牘堆積如山,秦始皇就坐在案几前,認真地閱讀和批示每一份文件。 秦始皇以其非凡的精力和智慧,不辭辛勞地處理着這些政務。他對國家的治理極爲重視,力求做到每一個決策都經過深思熟慮。爲了確保不遺漏任何重要的信息,他常常工作到深夜。 丞相李斯等大臣看到秦始皇如此辛苦,也曾勸他注意休息,不必事必躬親。但秦始皇卻認爲,只有自己親自過目和處理這些事務,才能保證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他就如同不知疲倦的機器一般,沉浸在那堆積如山的竹簡和木牘之中。 據記載,當時秦始皇處理公文的數量極爲驚人,幾乎達到了“衡石量書”的程度。所謂“衡石量書”,就是指用秤來稱這些竹簡和木牘的重量,以此來衡量秦始皇處理政務的工作量。這充分展現了秦始皇對國家治理的高度責任感和勤勉精神。 在秦始皇的努力下,秦朝初期的各項制度得以逐步建立和完善,國家也逐漸走上了正軌。然而,這種高強度的工作方式也對秦始皇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負擔。長期的勞累和壓力,使得他的身體日漸虛弱。 儘管秦始皇的統治方式存在一些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在國家治理方面的決心和努力,以及他那“衡石量書”般的敬業精神,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事蹟提醒着人們,無論處於何種地位,對待自己的職責都應該全力以赴,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去追求事業的成功和國家的繁榮。 然而,過度的集權和繁重的政務也爲秦朝的統治埋下了隱患。秦始皇逝世後,秦朝在各種矛盾的交織下,最終走向了衰落和滅亡。但“衡石量書”這個成語卻流傳了下來,成爲後世形容人勤奮理政、敬業工作的典範。它讓人們銘記着秦始皇的這段歷史,以及他爲國家治理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衡石量書-成語圖片

衡石量書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