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雁斷

成語拼音

héng yáng yàn duàn

衡陽雁斷成語解釋

衡山南峯有回雁峯,相傳雁來去以此爲界。比喻音信不通。

典故出處

唐·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詩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

成語典故

成語造句

每當秋風吹起,他就會想起遠方的親人,那種思念之情猶如衡陽雁斷,令人心碎。

成語故事

在古代,有一個叫李華的書生。李華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他自幼聰慧好學,一心渴望通過科舉考試出人頭地,爲家族爭光。 時光荏苒,李華經過多年的苦讀,終於踏上了進京趕考的路途。他一路跋山涉水,歷經艱辛。在路過一個偏僻的小鎮時,李華遇到了一位名叫靈兒的女子。靈兒生得美麗動人,且心地善良。她見李華孤身一人,便對他多有照顧。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漸漸心生情愫。 然而,李華深知自己肩負着家族的期望,不能因兒女私情而耽誤前程。於是,他與靈兒依依惜別,繼續踏上前往京城的道路。在京城,李華順利地參加了科舉考試,並且發揮出色。考完試後,他滿心歡喜地準備回去與靈兒相聚。 可是,當他回到那個小鎮時,卻得知靈兒一家因爲一些變故已經搬走了,去向不明。李華四處打聽,卻始終沒有靈兒的消息,彷彿她就像那天空中飛過的大雁,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心中悲痛萬分,每日都在思念靈兒。 日子一天天過去,李華始終未能找到靈兒,他的心彷彿被掏空了一般。從此,他變得鬱鬱寡歡,常常一個人站在高處,望着天空,期盼着能再次看到靈兒的身影,就如同那傳說中斷了聯繫的大雁。 “衡陽雁斷”這個成語,正是源自大雁南飛至衡陽回雁峯而止這一典故。而李華的故事,也讓人們深深體會到了思念之苦和離別之痛。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人如同李華一般,經歷了情感的波折和分離的煎熬,他們的故事或許被歲月所掩埋,但那份真摯的情感卻如同那永恆的大雁,留在了人們的心中。後人每當提及“衡陽雁斷”這個成語,便會想起李華和靈兒的這段令人惋惜的愛情故事,感慨命運的無常和情感的珍貴。

衡陽雁斷-成語圖片

衡陽雁斷成语图片

其他成語故事